长江云——咸宁通山:40万人参加“咸惠保” 守好乡村振兴“健康线”

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地处幕阜山连片特困地区,于2018年摘掉了省级贫困县帽子后,巩固脱贫成果压力大。通山县在持续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推进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不断筑牢因病致贫返贫防线,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健康保障。日前,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咸宁广播电视台、通山县融媒体中心对此进行了联合采访报道。

今年初,家住南林桥镇的刘四仪14岁的儿子,被查出患有伯基特淋巴瘤,随后赴武汉治疗,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几乎掏空了所有的家底,也借遍了亲戚朋友。

刘四仪说:“一天有时候一两万,化疗药进口的又不能报,自费的用十几万只能报一点点,(治疗费用)大概有三四十万,大部分都是借的,欠了(外债)二三十万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四仪花99元购买了一款“咸惠保”的保险。出乎意料的是,赔付了8.5万元,并且十分便捷,大大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刘四仪感慨道:“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很低落的,现在心情好了点。”

前不久,南林桥镇南林村村民金名钗女士的儿子右臂无故疼痛,被确认为罕见的骨肉瘤。治疗费共计28万余元,医保报销8.6万元。也是因为购买了“咸惠保”,自费部分已赔付5.6万元,另一笔正在赔付中。

金名钗是:“大病搞了个低保报了一点,咸惠保又报一点,自己花了十几万,这又报了五万多,自己就花了八九万块钱,就感觉要轻松多了。”

据了解,“咸惠保”是咸宁市推出的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涵盖了医保目录内自付、医保目录外自费部分,只要是咸宁市基本医保参保人都可以购买,突破了“老人不能保”“带病不能保”等传统商业保险限制。

通山县医疗保障待遇保障股负责人局华锋说:“对于那些治疗费用比较高,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来说,这个‘咸惠保’确实可以带来收益,起到一个兜底(作用),大部分都是农村居民,占比比较高。”

为此,通山县统筹资金236.5万元,为低保户、监测户等4类特殊群体23890人全额资助参保“咸惠保”。与此同时,通山县持续深化“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的救助模式,建立健全医疗救助体系。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山支公司经理吴昊宇说:“我们首先通过补充性的医疗保险,确保群众不返贫,通过案例的宣传,通过政府的引导 (群众的)知晓率提升,参与率不断提升,确保群众获益。”

2023年度“咸惠保”参保人数已接近40万,单人年度累计赔付最高30余万元。2024年“咸惠保”已于11月1日开放参保,新调整了特药11种,新增4种罕见病特定药品,药品适应症扩大到了21种。

云上通山报道:(湖北台 章珩 通山台 袁诚  通讯员 喻雪金)(一审:张媛  二审:程思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 姜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