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雪雁鸣 孔文学) 11月10下午3时,县实验小学100余名学生,走进了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科普馆,探索美丽的九宫山,亲近神奇的大自然。该活动由保护区绿色营地与实验小学共同举办,并邀请团县委参加了该活动。该活动通过自然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引导青少年向往自然,走进自然。
同学们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由一位自然导师带领,开始了有趣的探索之旅。他们走进九宫山自然科普馆,犹如走进大自然的知识海洋,被这里的神奇的世界所吸引。
九宫山自然科普馆是一个展示九宫山自然科学知识和推广自然科学教育的场所,提供一个公众互动和学习的环境。科普馆里涉及生物学、植物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等方面的图片知识。展示了不同的生物、化石、山体模型等,让参观者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这些科学现象,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然科学,增强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参观和学习,使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九宫山的奥秘,促进九宫山的旅游发展和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讲解员告诉同学们,科普馆由四大板块组成,分别介绍了九宫山的地质环境、动物资源、植物资源以及人文故事等。九宫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极其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陆生脊椎动物260种,隶属25目、72科、172属。其中哺乳纲7目、20科、33属、48种;鸟纲15目、38科、105属、146种;爬行纲2目、8科、26属、38种;两栖纲1目、6科、8属、27种。爬行纲中的平胸龟科和眼镜蛇科、鸟纲中的八色鸫科和须䴕科、哺乳纲中的蹄蝠科和鲮鲤科为本区所特有,从分类学上反映了中亚热带的特征。是九宫山最为宝贵的财富。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8种, 国家II 级保护动物26种,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76种。
同学们知道九宫山有这么多物种,感到十分惊奇,有的瞪大了眼睛,有的惊诧得伸出了舌头,都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折服。有的兴致勃勃地讲述了自己所认识的九宫山,都为有这个从文字知识和图片形象上认识九宫山的机会而感到自豪。
参观科普馆内的展馆后,导师带着同学们在展馆周边,继续进行探索植物之旅,同学们从图片和视频中走出来,又怀着好奇的心情,仰头看着头顶的大树,低头看着地面的小草,把目光所见到的植物探过究竟,都想知道它们的名字是什么,成长过程是怎样的,争先恐后地向导师提问,自然导师都一一解答。自然导师教孩子认识常见的绿化植物有,栾树、梧桐、椿树、樟树等。他们明亮的眼睛里闪着光亮,对自然的兴趣更加浓郁了。
接下来,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他们三五成群地收集地上的落叶与果子,到处寻找心目中的答案,两个多小时后就收获满满。接着领来任务卡、图画本、彩绘帽子,有的坐在台阶上,有的坐在石凳上,有的干脆扑在地上,手拿彩笔,把看到的植物记录在本子里,描绘在帽子上。
同学们看着绘制出的五颜六色的帽子,都会心地笑了,在大自然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些作品通过老师点评,选出了10件优秀作品并颁发了小奖品。最后,在浓浓不舍的情绪中,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还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让同学们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培养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热爱自然的情感,快乐地、主动地拥抱自然,为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打下基础。
(编辑:葛素文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