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通山⑬】周家大屋:穿越230年而来

前言:县融媒体中心与县摄影家协会合办《图说通山》栏目,旨在通过摄影家们的镜头,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现通山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充分展示通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彰显通山的独特魅力。

在通山古民居的群体当中,以“大屋”为名称的,唯独只有 “周家大屋”。周家大屋在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中港景区的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观之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厢房、祠堂、小姐闺阁,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整个周家大屋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在屋内周游,晴不戴帽,雨不打伞。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历史记载乾隆戊戌年,也就是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三国东吴大将周瑜的后裔同统万公举家迁徒于此兴建而成。至今230余年,民国21年(1932)国民党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某军26师医院曾驻扎于此。随着九宫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周家大屋被定为九宫山特色景点,八方游客来这里住民房,赏民歌,吃农家饭,尽情享受农家乐。

▲古老、整齐、朴素而不失优雅的周家大屋

▲周家大屋见证历史变迁,世代相传、延续至今



文:唐成

图:通山县摄影家协会 程正龙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