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公安局民警江茜参加市局青年民警座谈会

云上通山报道:10月24日上午,市公安局组织召开全市公安机关青年民警座谈会。3名公安烈士及因公牺牲民警的子女家属代表现场进行了分享交流,通山县公安局民警江茜参加座谈,并围绕“弘扬英烈精神 铸牢忠诚警魂”主题,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了心得体会。





我叫江茜,2021年1月进入通山县公安局工作。

从警两年有余,对于我为何从警?我在脑子里问过自己很多次,也迷茫过。对于大多数新警来说,在入警之前,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是觉得警察这个职业光鲜亮丽,有的人则是受到家庭或者亲戚朋友的影响才选择警察这个职业。而我,则是后者。

我出生在一个三代从警的家庭,爷爷转业到通山县公安局工作,扎根基层公安一线,始终全情投入、默默耕耘,为辖区安全、人民安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的父亲生前系通山县公安局大路派出所副所长。2005年7月3日,一名15岁的女孩被持刀歹徒劫为人质,正在值班的父亲接警后,随即出警赶往现场。当时,现在情况复杂,歹徒左手勒住人质的脖子,右手拿着一把近一尺长的不锈钢水果刀对着人质胸部,示意任何人不得靠近。对峙中,歹徒慌乱跌倒,将人质摔出,父亲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挡在歹徒与小女孩之间,不幸被歹徒疯狂挥刀刺到后背,因刺穿肺动脉,失血过多,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壮烈牺牲。那年我6岁,对于父亲的去世我还懵懂未知,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初中时我还抱怨过我的妈妈,每学期的家长会她都很难赶到学校里,不是在上夜班就是在出差,连给我开家长会的家长都没有。高中时参加了公安部组织的英烈子女冬令营,遇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听到了更多的故事,也加深了我考入警校的想法。

毕业后,我如愿的回到通山。在同一块土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入警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警”之一字,重若千金。为何从警?就是为民从警,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为了打击邪恶,伸张正义;是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也许在父亲的骨子里,镌刻着爷爷的军人气质、警察基因,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一脉相承的信念始终在接续……

初入警营,我被分到了大畈派出所,从事内勤、户籍工作。在窗口工作期间,我深刻认识到群众对政务服务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窗口民警既要担负繁重的日常工作,又要承受办事群众的误解甚至投诉,在高压力状况下工作,难免产生痛苦、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若调节不好,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进步,也会影响窗口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窗口工作,让我体会到青年民警要静下心来做人做事,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海纳百川的气魄,听得进抱怨、容得下指责、受得了批评,时常自省;要有互谅互解的气度、合作共事的精神,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在大畈所历练的一年时间里,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为民从警,努力做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

中央提倡青年要“自找苦吃”,我的青春,在新时代邂逅藏蓝,为穿好这一身制服,我体会到了党的关心,而穿上这一身制服,我也体会了丰富的回甘,她让我在懵懂时多了一分坚毅,挫败时多了一分执着,成长中充满着为公平正义的声张,藏蓝的制服下正是城市之光。我将传承好父亲优良的政治品格和赤子情怀,忠诚履行使命,当好新时代公安青年主攻手,打好惩治违法犯罪主动拳,不断探索县域国保新模式,做新时代好青年,在奋进新征程中展现青春担当。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