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环境信访“四通四快”闭环管理 提高满意率

云上通山报道:“感谢你们的帮忙,解决了困扰我们已久的环境污染问题,让我们告别了黑烟缭绕的日子。”前不久,通山县厦铺镇一居民刘某生专程来到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致谢。

刘某生专程致谢的故事还得从2022年11月说起。一天,刘某致电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反映,附近有一家竹筷加工厂经常凌晨两三点开始作业,产生浓浓的烟雾,影响村里环境和村民休息。

接到刘某的投诉电话后,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现场处理。经调查,该加工厂主要从事竹筷加工、销售,生产工艺为竹子、切割、打磨、锅炉蒸煮、冷却、成品、销售。现场发现,该厂区外空地上有露天焚烧竹屑取暖的痕迹,产生的废气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群众生活,反映情况属实。

根据调查结果,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立即责令该加工厂将地面焚烧竹屑清理干净,禁止露天焚烧。加工厂负责人承诺立即改正,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焚烧污染现象。

此后,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采取夜查方式,多次对加工厂突击检查,均没发现焚烧竹屑现象。经回访,附近群众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据此,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对刘某的环境信访投诉件进行销号。

从接访到处理再到回访、销号,闭环式处理刘某的环境信访投诉问题,正是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创建“四通四及时”生态环境治理闭环模式推动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的一个缩影。

2022年,该局坚持有诉必查、有查必果,运用‘四通四及时’生态环境治理闭环模式,成功处理环境信访投诉问题100多个,实现受理率、处理率、办结率、满意度四个100%。”

通山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四通四快”生态环境治理闭环模式,健全环境信访投诉处理机制,推动问题整改由“被动改”到“主动治”再到“源头防”,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拓宽线索排查途径,确保线索直通、快发现。建立环保微信举报“码上办”平台,推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鼓励引导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平台举报投诉,最高可获4万元奖励。健全环境监管制度,在247个村(居委会、网格)设立环保网格监管员、12个乡镇设立生态环境助理员,推动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大排查、大整治。

明晰分级办理职责,确保责任贯通、快交办。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环保监管员领办、生态环境部门主办、镇街与部门联办“三办”制度,分层分级处理环境信访投诉问题。

健全整改推进模式,确保处理畅通、快整改。建立清单化管理、集成化作战、高位化调度、常态化跟进机制。对进度滞后的责任单位,下发提示函、督办函、约谈函;对问题整改不力的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强制措施。

提升督查督办时效,确保信息互通、快反馈。实行一季一督查、一季一分析、一季一通报,定期通报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处理情况。对群众的环境信访投诉问题,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定期回访,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不断提升环境信访投诉办结率、满意度。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