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程思甜)为进一步助推产业发展,10月18日,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邀请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树体管理岗位科学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梨团队负责人伍涛研究员和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汪华研究员等一行人到隐水村花果山产业基地开展现场指导。
“点单+定制”,推动产业发展“强”起来。经过入户走访、座谈研讨等多形式征求群众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发现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发展产业和提高收入。通过前期调研、专家论证和村民评议,隐水村油榨塘近60亩闲置山地摇身一变,以“村集体+企业+村民”发展模式化身为花果山产业基地,打造优质梨、优质桃种植园。针对群众反馈的技术服务方面“点单”,驻村工作队迅速精准“接单”,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定制服务“送单”,为花果山产业基地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真正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打通人才资源供给与乡村发展需求渠道。
“理论+实操”,助力产业发展“准”起来。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后,省农科院专家将最新科研成果“冠翠梨”的“双臂顺行式”新型棚架栽培模式带到隐水村。同时,伍涛研究员、汪华研究员一行来到花果山产业基地,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基地前期土地平整和翻耕等准备工作情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采取详略相济、轻重相当、现场示范等方式,集中宣传果树栽培技术措施、土肥水管理、机械化生产等专业知识,重点讲解了果树生产发展中可能存在的疑难杂症问题及相应的技术措施方案,深入与经营主体进行深入探讨交流,按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指出了目前基地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助推花果山产业基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斌、通山县副县长焦汉雄、大畈镇党委书记徐良开一行陪同。
“线上+线下”,促进产业发展“活”起来。为加速花果山产业基地迈入智慧化、高端化发展轨道,省农科院专家们结合当地实际需求,采取“面对面指导+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指导解决基地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示范推广先进技术、成果等,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贡献。“感谢工作队为我们请来技术专家,今天我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种植技术,对今后的水果种植充满了信心,我一定要好好运用这些知识,努力提高水果的品质和产量。”通山县格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下一步,隐水村将进一步采取送教下乡、田间课堂、定向培训等形式,广泛开展“送技上门”服务,搭建产学研平台,让科技赋能农业产业发展,以“科技之花”助力“梨花白、桃花红、菜花黄、稻花香”,打造“五花齐放”、花香满村的旅游名村,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实习编辑:张媛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