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创新方式跨域协作 简易便捷网上办结 通山推行跨省远程异地评标

本报讯 通讯员王能朗、左倩、邓洁报道:“现在通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服务真是方便快捷,他们创新招投标方式,推行网上联办,让我们这些外地业主再不为跨省远程招投标而发愁了……”陕西省咸阳市一工程业主深有感触地称赞道。

日前,随着相距894公里的陕西省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专家在线电子签约签章,标志着通山县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通山县2020-2022年“三年消危”桥梁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今年,通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去年推行工程建设项目省内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精准指导和支持,在各方项目业主单位的全力配合下,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探索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该项目的招投标主场为通山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客场为咸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主客场各自所在的区域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委组成评标委员会,其中主场评委3名,客场评委2名。5名评审专家依托远程异地评标系统实现音视频实时交互、在线同步评审、同步交流,顺利完成在线打分、电子签章确认等工作,并进行详细记录,评审全程有迹可循、有据可考,做到了公平、公正、规范、有序。

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跨区域合作,是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的发展需要,也是有效规避围标、串标的重要举措,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此次跨省远程异地评标进一步扩大了跨区域合作“朋友圈”,有效解决了专家资源不足、“熟面孔”、“人情分”等问题,提高了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性,也为从源头预防腐败增加了一道“防火墙”。

截至目前,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58个,均未收到投诉或质疑,实现了服务对象“零投诉”,公开招标方式的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不见面开标率、规模标准内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均已达到100%,获得社会各方信任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