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 水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

10月12日,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2年)》。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恢复态势,去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土著鱼类193种,比2020年增加了25种。江豚自然种群数量也持续增长。

《公报》显示,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约1249头,与2017年相比,增加23.4%。四大家鱼、刀鲚等资源恢复明显,刀鲚能够溯河洄游至历史最远水域洞庭湖,多年未监测到的鳤在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和通江湖泊多个水域出现。《公报》还推算出葛洲坝下,仅有13尾中华鲟亲鱼,未监测到自然繁殖;监测到438尾长江鲟,均为人工放流个体,无自然繁殖个体。此外,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外来鱼类23种,与2021年相比,新监测到拉氏大吻鱥、短盖巨脂鲤、云斑鮰、伽利略罗非鱼、绿太阳鱼和虹鳟等外来物种种类有所增加,存在一定入侵风险。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