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双节”文明实践“不打烊”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唐成)当中秋遇上了国庆,国与家撞了个满怀,满街国旗飞扬,月饼飘香。“双节”假期,通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老百姓最迫切、最渴望的诉求开展多形式“迎中秋 庆国庆”志愿服务活动,调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一系列惠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不散场”、志愿服务“不打烊”。

服务“矩阵”全域点亮

文明实践如静水深流浸润百姓心田,又如战鼓擂响奋进征程,始终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假期前的富水湖畔,千余名志愿者拿起钳子、垃圾桶等工具,沿着湖岸线认真清理枯枝、塑料袋、烟头、漂浮物等,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国庆节当天,通山县2000余名志愿者齐唱《歌唱祖国》,悠扬的旋律飘荡在城区上空,嘹亮的歌声响彻各乡镇的每一个角落,通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快闪形式,激发全县干部群众服务社会的热情,提高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希望通过快闪视频的传播让活动延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形成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生动局面。”通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说。

点滴“暖流”汇聚星河

一座城市,因为有爱,才变得更加温暖。通山,正是这样一座因爱而温情的城市。

在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社区志愿者、居民群众共20余人开展“巧手做月饼,共叙邻里情”手工月饼DIY制作活动,大家揉面团、压皮、包馅、压模,在社区志愿者的带领和帮助下,忙的不亦乐乎。“每年的中秋节,月饼都是买着来吃的,今天在社区的带领下在小区党群服务中心里学会了做月饼,大家聚在一起,节日的氛围也更浓重了。”居民李姐看着手上的月饼,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谢谢你们,过节还惦记我们,你们真是有心了。”天下阳光小区73岁的袁奶奶感动地对志愿者们说道。据悉,袁奶奶老伴早逝,正当壮年的儿子前几年意外去世了,留下半大的孙子与袁奶奶相依为命。袁奶奶患有严重眼疾,儿子去世后,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靠女儿女婿接济过日子。她拉着志愿者的手,动情地说: “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啊,过节了,你们上门来看望我们,感谢党的关心啊!”

“叔叔、阿姨,过节了,我们来看看您们!”“您在家要保重身体,有困难要及时联系我们”“提前祝您中秋节快乐”一句句真诚的问候,一份份暖心的慰问品,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社区和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擦亮“文明”金字招牌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

假日期间,大畈镇隐水村举办了一场以“皓月迎中秋·亲子共欢乐”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活动中,在志愿者引导下,每个亲子家庭成员彼此“融”在一起,共同参与到拍拍操中。一系列有趣的肢体动作、亲近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带领现场的家长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快乐运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亲子家庭积极互动、尽情玩耍、活力满满。

“以前忙于生计,和孩子沟通不够。非常感谢,很高兴参加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活动结束后,现场不少家长们感慨表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也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和团结,让每个家庭都体验到了富有乐趣和意义的活动。

在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双节期间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志愿者们与居民一起过中秋、迎国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双节期间,通山县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200余场次,服务群众约5万人,文明实践的徐徐清风,正轻抚着通山县每个角落,持续推动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审:阮百川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