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迎中秋 小桔灯小记者体验“非遗”

云上通山报道:中秋临近,小桔灯教育小记者采访团一行,分批次前往生产大畈麻饼的厂家,踏上了解家乡美味月饼的文化来历、制作过程、吃法及其意义的探寻之旅。

通山大畈麻饼作为湖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福饼"之称,被广大民众视为中秋时节的传统美食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小桔灯教育小记者采访团一行走进通山大畈麻饼的生产厂家。

在厂家的引导下,小记者们先参观了麻饼的制作车间。大家看到,麻饼的制作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序。首先,将面粉、芝麻、白糖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经过发酵、揉搓、擀面等步骤制作成形。每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巧手和细心。小记者们纷纷掏出采访笔记本和询问生产人员,记录下整个制作过程。

随后,小记者们还采访了一位老师傅,他已经从事麻饼制作近三十年。老师傅面带微笑地向小记者们介绍了麻饼的来历和文化内涵。他说:“麻饼作为中国传统中秋美食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寓意着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丰收的喜悦。”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点头表示喜欢和称赞。

为了更好地感受麻饼的美味,小记者们还进行了品尝活动。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工作师傅的动作,亲自近距离感受麻饼的制作。金黄的麻饼从烤炉中取出,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孩子们充满期待地品尝起麻饼来。一口咬下去,松脆的口感和纯正的芝麻香味让小伙伴们赞叹不已。他们纷纷举起麻饼拍照留念,并兴奋地表示赶紧回家分享给远方的亲友,让他们早点回家来品尝这舌尖上的美味。

通过这次深入的一线参观访问和亲身体验,小记者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大家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一份子,通山大畈麻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作为小记者,他们将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传播和弘扬独具魅力的家乡传统文化。

小桔灯教育小记者采访团此行不仅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美味,更是在亲身体验中提升了自己的整体素质。他们通过采访深化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和写作能力,并学会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小记者们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小记者们将继续走进更多的文化场景,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记录、传递传统文化。相信他们不仅仅是在传播爱心、能量和文化,同时也是在享受生活、学习成长,更是在探索无比精彩的世界、探知无限美好的未来。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