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咸宁通山:谢谢你,徐梓凡医生!

9月18日,身体痊愈的谭细顺阿姨在老伴袁细德陪伴下来到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当面向徐梓凡医生致谢。

9月11日凌晨4:30,120接线员接到一位老人的求救电话,老人声音颤抖,呼吸急促,称他的老伴头晕呕吐,需要一辆救护车。从老人颤抖的声音里,接线员感受到了情况的紧迫,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出发。

患者地址是位于通山县老城北门岭小区某幼儿园后的一栋老居民楼,急救人员到达后,发现患者家楼前挖了一条半米深的土沟,泥泞非常,沟旁堆积起了一摞很高的泥土堆,一般人走过去都很吃力,救护车更是无法通过。

跟随家属跑过泥泞小道来到患者家中。急救医生徐梓凡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无法动弹;血压高达190mmhg,家属陈述病史后,得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肌病,徐梓凡判断情况非常危急,老人家属于卒中高危因素患者。

老旧小区楼道狭窄,且门前有一条深沟,担架根本不可能将患者运送下楼。徐梓凡当机立断,他一弯腰将病人背上,嘱咐患者老伴跟随其后,蹬蹬蹬往楼下跑,从四楼到一楼,再背到停在百米开外的救护车上,徐梓凡已是气喘吁吁,他的肩背上,也沾满了患者的呕吐物。将患者背上救护车后,因患者无法平卧,徐梓凡索性自己坐着,将她扶靠在自己身上。

谭细顺阿姨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是一脸感激:我当时浑身无力,只好一直趴在徐医生腿上。不停呕吐,把徐医生的衣裤都弄脏了,心里真是过意不去啊!

袁细德老人家说起自己执意要送感谢信和当面感谢徐梓凡医生时,激动得连声说到:我自己患糖尿病多年,眼睛不好,腿脚也不方便。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老伴发病时是半夜四点,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徐医生不嫌脏不怕累,二话不说就把我老伴背到了医院,让她得到了及时救治,就是我老伴的救命恩人,是我全家的大恩人啊!你们一定要让他入党,只有党员才会做这样的好人好事啊!

两位老人家带着水果和感谢信特地来院致谢让憨厚的徐梓凡很不好意思,他表示患者病愈是很多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现场急救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当时情况危急,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一个年青人该做的事。

通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邓交法介绍:徐梓凡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他工作认真、踏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怕脏不怕累的徐梓帆医生值得所有急诊人学习。该院120在医疗活动中严格履行职责,出车迅速,以病人为中心,确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120医护人员常常为转运抢救病人通宵达旦,不眠不休,大家共同协作、配合默契,在急救的道路上始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审:葛素文  二审:程思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 梅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