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通山通羊镇:阡陌纵横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胡秉昶)民生通途,承载人民殷殷期盼;蝶变坦途,实现群众致富梦想。通羊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力抓好农村公路“建、管、运”。眼下,从通羊城区到乡村、从国省干道到乡村小道,条条公路纵横交错,将境内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共同富裕的幸福大道。

做实升级版,打造生态美丽“旅游路”。盛夏时节,行走在港口村徐家湾彩虹公路上,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相映成趣。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路旁野花怒放。阵阵凉风袭来,花香扑面,沁人心脾。“道路与景色相映衬,太美了,明年我们还会来。”来自武汉市的游客刘姓氏夫妇说,徐家湾是休闲、避暑、康养好去处,在这里,注定是一场让游客惊叹而留恋的旅行。近年来,通羊镇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通乡村振兴“出”与“进”的“双向道”,打造了港口村徐家湾乡村旅游示范线路。

注重强基础,打造出行便利“幸福路”。走进郑家坪村青山路,道路两旁的房屋和远处的青山绿水相互辉映,乡村被装扮得愈发靓丽,道路串联起便捷与希望。“以前这里道路坑坑洼洼的,平时出去只能走路,车子很难开,要在外面买点东西回来或者从家里运些农产品非常麻烦。”郑家坪村村民阮焕说道。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基础性、先导性设施,事关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从多年前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到拓宽、硬化的主干道,到降坡、拓宽、硬化的村民组道路,如今的郑家坪村面貌大变样。

据悉,该村已实现组组通硬化路,惠及全村400多户2000多名群众,降低了群众生产生活成本。群众爱路护路“主人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现在,路宽了、也变好了,开车可直达家门口,方便多了,看到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好的沥青路,我们也要好好珍惜,平时我都会自愿来开展道路管护,把路管理好、保护好。”郑家坪村村民阮安显一边清理道路旁的排水沟一边告诉笔者。

围绕兴产业,打造产业发展“致富路”。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交通是基础。泉港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近年来,泉港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通八达的公路将泉港村与外界连接起来,乡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路不通,发展经济农业需要的成本太高、不划算,经济效益不高,慢慢的土地就撂荒了。”泉港村支书、主任许善行说。路修到哪里,产业就能发展到哪里,随着四好农村路、产业路的建设越来越完善,近年来泉港已办种养殖合作社12个,种植红美人、玉柑、脆皮金桔、脆李、香榧、油茶,养殖了土鸡、土豚、野鸡、牛、羊、猪。“路修好了,农产品的运输也方便了,我们发展产业也有底气了。”许善行告诉记者,现在村集体收入大幅增加,去年,泉港人均收入达1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万多元。

农村公路的修建,让人才回流、资本进村趋势明显,农民因路归乡、因路创业、因路致富,让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串起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群众对交通的满意度、幸福感连年上升。如今的泉港,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服务通达水平显著提升,实现“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同时持续推动农村公路融合的发展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建设一体推进,大力发展路衍经济,增强道路服务民生和发展的带动功能,织密农村出行网、城乡融合网、高效物流网,打造出一条条便捷生活路、高效运输路、致富增收路。”通羊镇党委书记阮英友对此满怀信心。

一审:刘雕

二审:刘思祺

终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