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自从高中时代看了魏敏芝演的电影后,她被山中老师和孩子之间纯朴的师生情深深吸引,从此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
一个偶然的机遇,她从荆门来到了通山,实现了当老师的理想,如今从教二十八年,她就当了二十八年的班主任。她说,与学生在一起,是她最快乐的时候,讲台就是她的人生舞台。
工作中,上课时,她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下课了,她与学生打成一片,丢沙包,跳绳……欢笑声充满了教室走廊。无论带哪一个班,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前年秋,由于特殊原因中途要离开所在的学校,学生把前后门抵住,教室里,哭泣声一片,孩子们围着她不让她走。
兢兢业业的她,二十八年来,她曾荣获咸宁市“十大师德标兵”,在县师德交流会上,做了师德交流,并多次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教学先进工作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她从不计名利,默默无闻为山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参加省培国培“心理健康培训”,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成绩已成为过去,她将一如既往,在三尺讲台奉献自己的余热,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为通山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舌根库区二十春,教遍两乡又三村。踏平青山人未老,黑发渐褪白发生。山区扎根不言悔,殚思极虑献爱心。”这就是对她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投身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曾任初中英语教师,政治老师,小学语文教师……从教28年,就当了28年的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宝贵的经验。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她以忘我的精神,为山区孩子传授着知识和智慧,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好评。
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师德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她一直把关爱学生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关爱学生就是心中装着学生,时刻想着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既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要关心他们的学习。
每天清晨踏进教室,她都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学生,轻轻地道一句“早上好”,会让人神清气爽。她用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言行,以便发现孩子不同寻常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于是,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她总是露出亲切的笑脸,鼓励学生迎难而上,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当学生犯错时,作为班主任的她,不是一味的训斥,而是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然后同他们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让学生最后能自己醒悟,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片叮咛……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出我对学生深深的爱。
她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只要一到学校,她的眼里只有学生。课余时间,学生活动的场所少不了我的身影,她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丢沙包,踩脚,跳绳……,学生会的她也会,学生不会的游戏她会教他们。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努力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爱的交流中,让学生体会爱的真谛,把爱的阳光洒向她所有的学生。
用细心呵护学生
教师不仅要关爱学生,还要做到细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健康快乐成长。刚带一年级小朋友时,班里男生多,他们贪玩好动,一节课安静不了多长时间,课堂上她会想尽办法让他们一会儿安静学习,一会儿做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慢慢的,随着他们年级的升高,为了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开学初她就会根据制定的班规,实行班级量化管理,给每一位学生设计一个成长档案,内容涉及卫生、纪律、学习等各方面,每月一总结,优秀的给以表扬和鼓励,表现差的学生及时指出,适时向家长提出建议,家校配合,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虽然这项工作繁琐,但从来没有间断过。
每到新学期的开始,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她都会花大量心思培养班级的骨干力量---班干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班主任轻松,而且可以培养了班干部的组织能力。就拿现一年级来说吧,从刚刚带本班时,学生只是一年级的孩子,她就开始发现并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管理能力的让他当班干部,有文艺方面能力的让他组织文艺活动,有书法和绘画方面能力的让他班里负责板报等等。到如今四年级了,几乎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班里呈现各尽所能的局面。最可喜的是,班级管理不需要我操多少心,学生各方面表现都特别优秀,班级曾连续四个月被评为“文明班级”。
用耐心感化学生
教师在工作中会遇到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孩子,他们有些内敛温和,有些心急暴躁,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班里有几个男生,他们调皮,放肆,好动,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她先是以一颗宽容去的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摸清后进生的思想实际,随后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她还与家长沟通,准确找出孩子身上的缺点,从不挖苦讽刺他们,用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接近他们,跟他们说心里话,一次、两次……最终用恒心和耐心转化他们。在这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中,她偏重表扬,着眼进步,从最基本做人的小道理,不辞劳苦,不言放弃,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号召优生帮助他们,采用“一对一,一帮一”的形式,久而久之,这些孩子既改掉了身上的坏毛病,又与我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
讲台就是她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她甘愿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工作。她所带的学生无论是优生还是待优生,不仅对她念念不忘,而且在她的感染下,也用浓浓的爱心善待周围的人,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正是由她的大爱,于 2001 年被县评为县优秀班主任,并在次年的全县师德经验交流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受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先后获得“爱生育人先进工作者”、“素质教育先行者”、“咸宁市师德标兵”的光荣称号。
如今的她已日趋成熟,回顾这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她用蜡烛般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为山区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着,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她无怨无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座右铭,她将一如既往地为“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而努力奋斗,做学生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