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镇:和美乡村 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羊镇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不断放大原生态乡村魅力,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建设“建成县域中心、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板”增势。

锁定新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运用“共同缔造”基本认识论、方法论,采取试点先行,全域跟进的模式,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结合“五彩通山”“百日攻坚”“三清三治”等环境整治行动,围绕矿山修复、项目造林、公路、水体、主要节点、村庄沿线等“四旁”地带,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引导广大群众社会资本、经营主体、项目资金参与到乡村绿化和造林项目建设,完成国土绿化面积4850亩。

谋求新跨越,一门心思抓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充分运用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奖补政策,引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岭下村泥腿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黄金嘴村润通金银花种植养殖基地、茅田村远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口袋鼓起来、腰杆挺起来。沙堤水果观光采摘园区、高坑龙虾基地、赤城水果采摘园等基地和产业做强做优,进一步培育现有的特色种养殖业,加大市场销售渠道开拓,以销定产,增强抗风险能力。对于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免费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拓宽农业发展视野,提高农业种植养殖技能,拓宽发家致富的门路,组织高素质农民培训专题班15期,培训2000余人次。

推出新举措,一鼓作气谱新篇,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力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争取力度,推进小农水补短板工程,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体战略,严守耕地种植面积红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000亩。接续推动寨下、高坑、茅田、港口等村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落地落实落细,拓展高效农业发展空间。种植优质油菜7000亩,地膜玉米2200亩,特色水产3000亩,有机水果4200亩。持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通过龙头引领、集体保障有效降低农民收入不稳定风险。

展现新气象,一点一滴践初心,激发乡村善治活力。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区矫正,全力化解各类矛盾。要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加大网络舆情监测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贷等不法行为,形成立体化防控格局。聚焦乡村基层治理,全面落实“一格一警,一村一辅”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多方位进行平安建设宣传,全年无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政务、村务、财务“三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港口村、石航村、洋都社区入选全县“共同缔造”试点,“五共”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