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通山汪家畈:共同出力献智缔造美好生活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来,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践行“五共”理念,以人居环境为切口,产业发展为重心,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同绘就美丽乡村、幸福生活新画卷。

走进闯王镇汪家畈村,一条崭新的沿河道路很是壮观,从空中俯瞰,新修建的沿河路宽广又平坦,两岸风景怡人,行走在其中,好不惬意。

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村民涂艳英:“过去走肯定不好走,两边都是茅草,现在这条路修得有好处,走路方便开车方便。”

这条路是汪家畈村村民到镇区最便捷的一条路。共同缔造活动中,村民们对修建河堤路呼声很高。可要修建这样一条路就要拿出40多万元的费用,这让村两委犯了难。为此,村两委和共同缔造理事会发出倡议,自己的事自己来办。这一倡议,得到乡贤和村民们的一致拥护。

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果:“砖是乡贤捐赠的,鹅卵石是我们群众到河里去捡的。当时修这条路的时候按预算是四十多万,实际上我们做下来只花了八万块钱。”

河堤路的改造,提升了村庄环境,方便村民出行,也成了村民们饭后散步、小孩游玩的风景路。

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果:“当时我们在修这条路的时候,参加义务酬工的人次大概在130人次,然后义务筹工的工次大概是700多个。”

自己的事自己办,群众成为了美好环境幸福生活的主导者。修好后的汪家畈村村道,围墙古香古色,极具韵味,当初建这些村道围墙用什么材料做什么样式,村民们各有想法、各有见解。有乡贤提出,汪家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一些老屋垮塌后留下大量材料,把这些材料利用起来,不仅解决了清理垃圾的困难,还可以成为别具特色的风景。就这样大家一起动手,利用废弃的砖瓦等材料砌成围墙,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产业发展是“共同缔造”的关键支撑。汪家畈是闯王砂梨的主产区之一,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全面推广砂梨品改,让老梨树换发新姿态,增加产业收入。在村委会河对面200多亩基地里,满园都是梨子树,这都是村委会给村民免费提供土地、果苗。

通山县闯王镇汪家畈村党支部书记汪立果:“土地跟这个梨苗都是村里面提供的,然后老百姓他负责管护,98%的这个收益是归农户, 2%的收益是交给村里面。”

如今的汪家畈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湾理事会、“乡贤示范队”、“巾帼先锋队”、“志愿服务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正在兴起。

(长江云新闻 咸宁台 汪祥林 赵卓 通山台 乐昌兴 王贤波 责任编辑 杨晓)

(作者:咸宁台 汪祥林 赵卓 通山台 乐昌兴 王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