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柯国强)与刀光剑影的侦查抓捕一线相比,这里永远只有密码、电报和数字,平淡无奇,枯燥无味;从青春少女到鬓染银丝,把一生都献给了机要密码事业,于无声处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她,就是通山县公安局机要密码民警——陈群星。
恬淡如菊,温润如玉,见人微微一笑,遇事不吵不争,如果不是偶然间迎面遇到,你几乎都感觉不到她在单位的存在。然而,她所从事的机要密码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命线、指挥线,保障政令警令的畅通,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十四年来,她一直默默奋战在机要密码岗位,安全传递1.7万余份信息资料,实现工作“零事故”“零差错”,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表彰奖励。
持续的力量,让平凡变为非凡
不爱红妆爱女装,1989年,十九岁的陈群星从学校毕业后进入通山县公安局,从事机要密码工作。
面对简陋的设备、枯燥的数字,她也曾迷茫、彷徨过,这与心目中的公安工作相差甚远。
“哪怕明天离开这个岗位,也要把眼前的工作、今天的工作做好,最低限度是今天比昨天向前跨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同样是警察的父亲耐心地开导她。
就这样,在长辈和师傅的教导下,她逐渐地放平了心态,认真学习机要密码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奔着每一天的目标去,让每一天都有所创新,天天有所前进,天天获得积累。
我们常说,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慢慢地,通过一天一天的积累实践,她由最初的不喜欢,到爱上了机要密码这项工作,爱上了这冰冷的机械,枯燥的数字,和机要室里的平凡平淡。
而这一干,就是34年。
有些爱,注定会很累,很苦;有些坚持,注定意味着奉献与牺牲,公安机要密码工作就是如此。
三十四年来,她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传收、输送机要文件,看起来平凡、不起眼的机要密码工作,她能掘井及泉,不止不休,以自己的方式,坚韧不拔地去做,默默无闻连续不断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体现了非凡的人生价值,才是真正的工作“能力”。
“专心致志于一行一业,不腻烦、不焦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造就优秀的人格,让你的人生开出美丽的鲜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她这样教导青年民警。
绝对的安全,把忠诚融入血脉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对党忠诚,是一个公安民警首要的政治原则,更是机要密码民警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
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这是她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信仰。
因为忠诚,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更有追求。
我们知道,机要密码具有全天候的工作特点,有可能上班不来下班来,白天不来晚上来,一来就必须及时处置,“5+2”“白+黑”是工作常态。
记得那是2019年大年夜,陈群星刚从单位赶到乡下老家陪老父亲吃年饭,刚坐下还没提筷子,突然有一份“特提”传真文件必须及时签收。自古忠孝难两全,与父亲匆忙道别后,急速赶到单位收发文件,因为处理好工作时间已然很晚,就在办公室过了一个特殊的除夕之夜。
“机要密码第一位,个人第二位。”这是职责使然,也是使命担当。
我们常说,安全是机要密码工作的“红线”,一失万无。
在平常工作中,她坚持“安全重于一切”理念,保持“严、细、慎、实”工作作风,强化机制建设、流程管理,在收发、传递、使用、保管和清退等各个环节做到登记明确、手续清楚,确保文件资料绝对安全,切实筑牢安全保密底线。
34年来,陈群星在封闭枯燥、紧张忙碌的机要密码战线,先后经历五代八台密码机的操作使用,收发机要密码电报文件17000余份,保障了政令警令畅通,没有发生一起失泄密事件,做到工作“零事故”“零差错”。
鉴于陈群星在机要密码工作上的忠诚坚守和突出贡献,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为她颁发“从事机要密码工作二十年,为党的机要密码事业做出了贡献”证书予以表彰。
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我争取带出两名合格的徒弟,把党的机要密码事业传承下去。”她这样说道。
(实习编辑:徐鹏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