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李高良 宋德胜 陈鹏)“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入园,我们要精心培育,让他们在这里生根、成长、壮大”,九管会资源保护科副科长宋德胜介绍,这些刚刚在九宫山金家田管理站植物园完成扦插的永瓣藤枝条来自于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本次采集引入不同品种,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永瓣藤不同品种进行迁地人工扦插技术对比研究。
8月7日至11日,九管会资源保护科、金家田管理站和委项目办一行辗转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五县,往返数千公里,只为采集各地永瓣藤品种引入九宫山金家田管理站植物园,进一步扩大品种和数量。
永瓣藤属卫矛科,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因其花瓣宿存于果实而不凋落而得名;永瓣藤分布地狭窄,野外存量较少,自我更新能力差,不易繁殖,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物种,与一般卫矛科植物叶片对生不同,它是单叶互生的,非常稀有,对研究卫矛科系统发育及地理分布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九宫山拥有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在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人工繁育、引种和迁地保护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2021年起,九宫山开始实施永瓣藤极小种群就地保护与扩繁技术示范项目,在对原生地(位于洪港镇)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面积为12亩的保护点,并立牌加以保护;同时,实施近地保护,在金家田管理站植物园建立面积为10.5亩的保护点,进行保存技术试验,开展永瓣藤系统发育研究。本次开展远地采集,对样品采集地生境进行了概况调查,掌握采集样品系统发育规律,回程后立即引入金家田管理站植物园采取扦插技术栽培培育,增加数量、品种,加强极小种群永瓣藤保护和扩繁技术的对比研究,巩固永瓣藤研究成果,同时进一步提升林业科研能力水平。
近年来,九宫山致力于极小种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扩繁技术研究,先后建立金家田管理站植物园、石龙沟管理站红椿种质资源库、小源口管理站红豆杉种质资源圃,从全国各地引入永瓣藤、钟萼木、红椿、红豆杉等珍稀濒危物种开展保护和扩繁技术研究,面积达到85亩,保存各类珍稀濒危植物59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钟萼木、水杉、银杉、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永瓣藤、红椿等。为林业科学研究,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习编辑:徐鹏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