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夏有杰 焦元德)“真没想到这么快,我组这垅100多亩撂荒十多年的烂泥田,种植了优质晚稻,还长得这么绿油油的,真是感谢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啊!”8月11日,大路乡杨狮坑村二组组长夏兆豪高兴地说。
据了解,该村二组新寺垅是大路乡村组中最有名的冷浸烂泥田,且位置又偏远,也没有机耕路,交通极为不便,为此农民群众也不愿耕种,已撂荒了十多年,以至荒草丛生。
“去年秋季,我局在大路乡杨狮坑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因而这荒芜的山垅也列入了全村1100亩高标田整治范围”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股负责人方显罡介绍。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了不让新改造好的农田耽误一季,又避免山垅烂泥田重新长期抛荒,动员生产组群众又不愿耕种。怎么办?决定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通过与群众商定,与生产组流转该垅农田种植优质晚稻,加工优质大米销售,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驻杨狮坑村“第一书记”夏有杰结合开展实践活动,在帮助该村解决4件民生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部门技术与政策优势,积极帮助支持该村计划,使新改造高标准农田全部及时种上了优质晚稻。
同时,驻村工作队根据村“两委”计划目标,将高标田种植晚稻作为一项特殊重要任务,迅速采取措施抓紧落实: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100亩高标田晚稻种植方案;积极向县农业农村局汇报争取支持,已扶持复合肥5吨;为了不误农时,协调督促项目施工方加快进度,确保高标田在6月25日前基本完工,达到播种要求;加强技术跟踪指导,确保每个种植环节不出现失误,在品种选定、用种量、播种时间、浸种催芽、播种方法、肥料施用、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各具体环节都进行了跟进指导;帮助联系生产物资、做好生产服务工作,驻村工作队根据晚稻生产需要,及时帮助村里联系晚稻种子、农药及喷药无人机等,为村里晚稻生产解决了很多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问题。
目前,包括这山垅在内,该村1000多亩优质晚稻均长势良好,预计晚稻总产量可达到4万多公斤。仅这100多亩烂泥田就可为村级集体增加经济收入8万元以上。
(实习编辑:徐鹏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