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通山县通羊镇不断探索共同缔造新路径,答好基层治理“必答题”。
聚力“三个延伸”,推动服务群众走深走实。议事平台延伸到家门口。常态化开展“村湾夜话”“星空夜话”“屋场连心会”,围绕群众“关心啥”“怎么关心”“由谁来关心”“关心后谁来管”,做到会商在基层、群众来参与、众人来商量、办法大家想,共组织召开“村湾夜话”“星空夜话”“屋场连心会”600多场次,变“干部说了算”为“大家商量办”。便民服务延伸到家门口。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推动平台、资源、服务向共同缔造一线聚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制定“菜单”、群众“点单”、志愿者“买单”的志愿服务模式,菜单涵盖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等5大内容。共建共管延伸到家门口。采取“主意群众想、方案集体定、材料就地取、资金共同出、建设群众帮、管理(运维)一盘棋、好坏大家评、成果众人享”的方式,引导村民投工投劳投力、出资出物出地,把农村厕所、污水处理、垃圾清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办成群众心中的称心事、暖心事。
聚力“三个创新”,助推群众自治有效有形。创新村民自治机制。探索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环境理事会“一约四会”机制,推行民主提事、议事、理事和监事制度,有效治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炫富攀比、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让群众自我管理工作有章法、行为有规范、管理有标准、办事有依据。创新积分管理制度。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将群众做好人好事,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参与公益、疫情防控、孝老爱亲、团结邻里、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日常行为纳入“积分制”管理项目,村民凭积分可定期到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让积极参与者有积分、有奖励、有颜面。创新家教家风建设。以家庭为单元,实施“齐家、育家、暖家、安家、富家”工程,开展“最美家庭”选树活动,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庭。以“小家好”带动“大家好”,实现“家建好、郡县治、天下安”。
聚力“三项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建立实战信访工作机制。镇村综治中心实战化运行,建立社会事务“一站式”受理、集中办公“一体化”运作、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机制,从以往“单打独斗”变为如今的“集群作战”,全力确保群众“只来一地、只进一门、只跑一趟”。建立多元共治机制。搭建多元协调议事平台,让群众烦心事有处说,闹心事有人问,揪心事有人管,确保小矛盾纠纷5天内处理终结;建立预防调处工作机制,引导镇村党员干部、教师、律师、医生、网格员、退休老党员、乡贤等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建立下访工作机制。通过“四必访、四必问、四必宣、四解决”,重点聚焦群众关切的痛点、难点等民生问题。常态开展平安咸宁全域提升和政法干警“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安危冷暖”问题,把风险化解在本地,把隐患消除在源头,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
(实习编辑:程紫玲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