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亲扯亲
作者:孔帆升
兴趣是在通山县作协群里聊起来的。
县医保局的喻雪金讲起包村扶贫工作,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很接地气的。她与贫困户攀亲中发生的事,令人捧腹,又有几分好奇与心动。因而,我决定去和平村找当事人挖掘一下,说不定有更好的细节呢。更何况这个库区村,三十年前我也住过,还认得一些人,说不定就碰到了,能说上几句话。
便约了喻雪金下乡,群里的当地文友表示愿同往,邀到他老家去喝酒。这就扯到贫困户阮建国,她说他喜喝酒,喝了酒连老娘都打。我笑喻雪金,凭你酒量,喝煞他!
说实在话,我在乡镇也干过十年,农村工作方法多多,喝酒是重要的一环,酒杯一端话匣一开,人就放开了,好多难解的问题就在酒桌上搞定了。甚至于拼酒斗输赢,你输了活该兑现承诺,我猜喻雪金住村时也依靠了酒的力量,像解放军过去打仗一样,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只要杯酒能搞定的,那些文化不高的朴实农民,再怎么难对付还不是分分钟搞定?
夏末的一天,雨过天晴,半小时的旅游公路车程就到达了富水湖南岸的和平村。若是从前,车到镇里,下车走到湖边乘船过河,上岸还要爬一个一个山岭与垅岔。而如今,眨眼就到了。一下车什么也不认识了,记忆中的模样完全没有了。羊肠小道、田埂、瓦屋、禾场、水沟,都不见了。我无数次走过的村庄,现在被新楼房塞得满满的,找不到曲径,林立的房子也没为我留一个回忆的空隙。那些房子都昂起了头,挺起了腰,齐匝匝地傍山面湖,任车辆打村前穿梭它都不眨一下眼。
我打内心上有深深的失落,要不是有喻雪金同车指引,真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下车过了防疫卡点,迎面碰到原来的村干部刘会财,样子没怎么变,头发白了不少,皱纹多了,人还是个实诚人。旁人介绍他连续当过18年党支部书记,前几年才退职。握住刘会财那双粗糙的手,他还叫我老领导,其实我小他好几岁,只不过是曾在大畈区,后来的大畈镇当了“一官半职”。
走,去我家。他说。我没任何犹豫就跟他走,肩并肩走过柏油马路,上个坡左拐,把后面的人甩开了一段距离。他们有他们的私语,我与会财有几十年的话题。
絮絮叨叨,我与刘会财慢慢聊到原村干部,他们现在在干嘛,家境怎样。从刘会财口中略略知道一些情况,有不顺的,有波折的,也有矛盾的,都还好好的健在。这就好啊,赚没赚钱,赚了花了,只要身体好,心情好就好。只是我一时也没想到要登门拜访他们,一是时间做不来,二来真的怕给他们添麻烦。
到了一个三层的平顶房,它做起来有几年了,还新的,装修有些朴实,是主人那不张扬的性格。堂屋里堆满刚收获的玉米、花生、黄豆。他请我坐,对地上的西瓜敲敲听听,搬起其中一个放到桌上就剖。吃着瓜,聊着这些年他的生活,雪金他们才赶到。会财说自己有三个孩子,大女在海南上班几年后到县医院当医生,虽然晚婚,现在也生了二胎。这是会财的骄傲,女儿没让他操心,有了份好的工作。两个儿相对差些,一个考上公安辅警,一个在外打工,小儿还没成家。坐了一会,他把儿子叫来相认,要孙女去喊在外洗衣的奶奶回家。他说,告诉奶奶孔组委到了。我劝阻了他,洗衣忙,这里有文友安排了中饭,他就要我们晚上一定在他家吃了再走,我只好推托说工作太忙,再抽时间过来。
出了门往湖边走,我想到禁捕给渔民带来的影响,问他渔民安置问题。他说多的一户一次性补了十万元,船本与渔具再折算着赔,差不多了。他现在种杂粮,种菜,附近村民谁也没他耕得多。在河边,只见远远近近是垂钓者,刘会财说,你看禁捕不禁钓,河边扒满钓鱼的,都是外地人,和平村水面每天有数十根杆!他们每人每天钓个一百斤是常事,那些人还偷摘玉米,丢到河里引鱼。喻雪金也腕叹:富水湖一天怕是有上千根钓鱼杆呀!
来到湖边的村委会办公室,左手断了两根手指的徐兴旺走上来握手,分烟。我问,雪金这人么样?他咧开嘴笑,没半点迟疑就说,她呀,嘿嘿,就是个农村妇女。我愣了一下,生怕在场的雪金生气。谁知他又补上一句,晒得墨黑的,不像农村妇女像什么?我看到雪金在一旁笑了笑算是回应。
问雪金是如何包保他的?他说,人吃得苦吃得亏!有多大力就一定帮多大忙。比如孩子上学,合作医疗,她都帮着办。雪金插话说,你亲戚朋友的事都打电话我。你一句我一句,兄妹般随便,没一点客气成分在里面。
喻雪金说,我一来,人家都说这个困难户只要戒了赌就脱了贫。我就要严管他,经常打电话找他的人。兴旺还是面带微笑说,自打包保工作队一来,逍遥的日子再也没有了,喻队长与支书张友军盯得紧。旁人接嘴道,原先他打麻将、炸鸡、推筒子、唱歌,可快活了。就是不顾家。老婆有病,不发作没事,癫痫一发作就要急救。
支书张友军介绍,兴旺家四个孩子的学费欠了一屁股债,他偏偏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是喻雪金勤往徐兴旺家里跑,苦心劝他戒赌,与他谈创业计划。她让徐兴旺拓荒种果,同时向上争取果苗和化肥。但果园一时无收益,徐兴旺又开始找借口不上山,撒谎去赌博。一次次,喻雪金像妹妹对哥一样,真是苦口婆心,有一回还直接从牌桌上把他拽下来。雪金从没把自己当个领导,一口一个兴旺哥,心与力的融合,终于把这个颓废男人给叫醒了。他决定开辟新路,由村里出面申请扶贫贷,买了鸡、鸭、羊、猪放在果园里套养,喻雪金自学养殖技术,为徐兴旺提供技术扶持。
兴旺一口一个笑,轻松地说,苦日子慢慢过去了,如今四个孩子,大的毕业了,上大学时一年五万左右。老二也上了大学,还有两个读高中。当时的困境,你给我个零工打,一天一两百元划水都不浑。有一年欠了两十万元债,现在还得差不多了。
兴旺说完,雪金接话,要说是如何与五个包保户变得如亲人一样的,那还真说来话长了。雪金说着,有个电话来了,她在电话里叫那人叫爷。爷,这么热早点歇中,别中暑了。对方问她在哪,雪金说在和平村里,对方说了什么我没听清。雪金说,爷,我今天没空看你,你也不要客气。
挂了电话,她告诉我是徐大富打来的,听说她近期在村,他要骑自行车送蔬菜、羊肉、鱼到村委会,指明给女儿补补。徐大富竟然把雪金当成亲女儿了!当初呢?2016年刚进村时,找他也是水泼不进,搞登记不配合,要资料没有,说话带着火药味。一般人对这种钉子户早已不耐烦,她却耐心听完,逐一解释与答复,还想法子套近乎。他养羊,她就学养羊知识帮他;他去干活,她就搭把手,在旁边干边聊。慢慢的,这个挑刺、喜发火的“恶人”变得和善了,体贴人了。他还为“女儿”争荣誉呢。2019年,上头来人核准贫困户脱贫,他对工作人员说:“你给我女儿喻雪金评先进,我就签字!”弄得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当了解到喻雪金工作实绩后,考核组答应了他的要求,他一连道几个谢,令工作人员感动不已。
前年,徐大富带人去电视台,要出钱宣传雪金,电视台的人问他这干部有哪些事迹,他一时没讲出个所以然,讲的是干部访贫问苦之类,电视台人就说,干部们都是这样,有何值得报道呢?就劝他回去。大富气得跑到信访局去上访,信访局打听原由后,不得不请喻雪金接他回去。
不知何时,大富体贴起这个“女儿”了。有次徐大富住院,还特地叮嘱村干部不要让雪金知道了。他家人住院,雪金要帮他找对口的好医生,他不让。说,自己能克服的就不能麻烦她,否则“女儿要累煞”。雪金时常牵挂徐大富身体健康,徐大富有时令农产品就想到了雪金。去年新打了菜油,偷偷放到雪金车子后面,等到家了才打电话告诉她。
县医保局一同包村的夏建农,很内向的一个人,见大家讲到自己的工作队长,她也忍不住讲了件事。有一年,困难户养的鱼卖不出去,喻局就在单位群里求情,向同学朋友求助,要他们都帮着买一点。有群众不会微信的,她就跑到银行换现金给他们。
建农又举了个例,徐大富是大畈镇有名的上访户,镇里都怕他们,但他很服喻雪金队长,他说只要雪金在,绝不上访。2017年底,雪金的老公得了重症肌无力,前后在武汉住院多次,花去几十万元,老公出院后她还要到村工作。徐大富看到雪金劳碌奔波,心挂几头,人熬得又黑又瘦,很是心疼,多次要她把丈夫接到他家住,他说可做饭、帮着她一起服侍行走不便的病人。
说起喻雪金在和平的亲人,还有一串。五组贫困户邓永富,是大山上面梨树岭人,75岁了,夫妻身体都不好。雪金隔三差五的去看望,送点慰问品,帮他办临时救助,帮助搞慢性病报销。时间长了,老人就有割舍不了的情义。每次去时总要给她点东西,薯丝、干笋、绿豆,推也推不托,雪金只好变换着买点肉鱼之类带去,每次进门出门都是推推拉拉的一番难解的执礼。
去年防汛时,知道雪金一连半个月未回家,住在村委会,二组困难户徐春凤骑自行车来接她去吃饭,她不肯,这个非常内向木讷的老如急了:“去吧,阿弟(对晚辈昵称),阿娘特地煮了你喜欢吃的薯丝饭。”
在村里,喻雪金遇到人都是阿爷、阿娘、阿哥、阿姐、阿弟,熟得如同家里人,大家伙也心疼她,生怕她受委屈、受累。去年疫情期间,喻雪金在礼湖自然湾守卡,贫困户夏乙未听说后,拿水果给她吃,她不要,夏乙未急得都快哭了,等雪金收下了,她才破涕为笑了。有一次一个车主拒绝配合,不肯下车量体温,附近的两个村民听到后,马上冲向前问: 为什么不肯检查?欺负我们喻局长?那人见势不对,乖乖地下车量体温了。
把喻雪金当亲人的多,把喻雪金当亲闺女的,刘会财算一个。去年汛期,喻雪金一个人住在村委会楼上,那里远离村庄,前面是河,左右与后面是河汊与桔园,非常寂静。半夜,她起床后从窗户往河边望,惊见院内有一妇人泥塑般坐在球桌上。联想到村民说到这里曾因难产死了个妇人,雪金吓得一夜不敢睡,让闺蜜陪着视频聊天。 她当时拍了照,不敢声张,次日发了个朋友圈。一群老党员看了朋友圈,就来村里抗议,强烈要求支书排班,由村干部、党员晚上轮流住村委会陪雪金。支书有点为难,她一个女的如何陪?会财气愤地说,不能安排一个班两个人吗?出了事你可要负责!
五年下来,喻雪金就在和平村几乎成了百事通,都信服她。两公婆扯皮,都要打电话找她评理。村里镇里搞征地什么的,只要涉及到老上访户,就让喻雪金出面,十拿九稳。石林自然湾的阮建国脾气暴躁,但很尊重雪金。那年撤网箱,他喝了酒,发着威,发狠说:“没商量好前,谁撤网箱剁谁的手。”他当时凶着要打镇里一个领导,喻雪金上前喝止他,然后笑着问:国哥,如果我来呢?他答曰,你来请你喝酒。就这样,雪金四两拨千斤,喝止了阮建国,和风细雨做通了钉子户工作。
回县时,我与县医保局长余良文联系,请他谈谈这位住村干部。余局长不住声地说了不起,有关部门去年要评她市级“最美扶贫干部”,她都推了,让给单位评“最美扶贫单位”。
回想下村所见所闻,我有个感触,这不叫下乡,其实是我与雪金一起走了一回亲戚。可不是吗?那份见面的热情,临别时硬往车上塞菜蔬的心意,有了过不去的坎就打电话相诉的依托,对方有难就倾心相助的情不自禁,以至于生怕给对方添麻烦的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这不就是穷亲所表现出来的融融亲情吗?谁说拉拉扯扯的亲,不亲呢?
惭愧的是,我对这里只有念情,与当今住村干部比起来,真是差了一大截!不过我也很欣慰,这种亲如一家的干群关系,真的与山清水秀美景有得一配。和平真美!

作者简介: 孔帆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通山县作协名誉主席。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长江文艺》《芳草》《短篇小说》《青年作家》《散文百家》《解放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渐行渐远的瓦》选入全国高中语文教材,《冬日素描》等多篇散文入选多省语文试题,入选年度散文选本。获全国党报副刊作品奖等多项奖。出版有《盛在碗里的乡情》《秋是天空飘落的心情》《旧光线》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