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局: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守护富水水库安澜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汪金明)盛夏七月,漫步富水水库燕厦乡流域,阵阵花香伴随着细腻的阳光在微风里摇曳,岸上一个个党员志愿者来回护渔巡逻、湖面一条条鳜鱼翘嘴不断翻滚嬉戏……,值得一提的是,昔日湖面漂浮的地笼渔网、“三无”船舶等早已不见踪影,一幅人鱼和谐共相生的秀美画卷映入眼帘。 华丽“变身”的背后,既有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巡查、监管、打击、宣教”一体推进的有力探索,更有群众护渔意识不断增强和“共同缔造”理念的坚强指引。

深入一线,决策共谋听民声。禁渔宣传如何做到全覆盖、船舶管理如何实现高效率、监管打击如何确保零盲区?是禁捕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回答一系列疑问,真正实现求计于民、精准出击,县农业农村局坚持问题导向,以屋场连心会、村湾夜话等为载体,一条禁渔横幅,一套桌椅板凳,一摞宣传手册,一群执法队员、乡绅乡贤、上岸渔民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禁捕工作出谋划策。同时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县农业综合执法队员在农闲时间、茶余饭后前往通羊、燕厦、慈口等7个禁渔乡镇开展入户走访,征求各类意见93余条,其中涉及转产就业、船舶管理、奖补资金、监管打击等最为关注的问题,切实把上岸渔民的“金点子”和禁捕政策的“硬要求”有机结合,凝聚每个人的智慧,让上岸渔民从“局外人”变成禁捕禁渔的“主人翁”。

干群齐心,建设共管聚民力。“以前渔政执法都是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沿湖各乡镇等部门单位‘大包大揽’,不仅效率低、成本高,有时还要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现在结合‘共同缔造’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普通群众紧跟,禁捕大事小事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群众也找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说起执法模式的变化,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教导员张远继打开了话匣子。在推进过程中,县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全县干群禁捕“正能量”。一方面,重新选聘渔政协助巡护员9人、村级护渔员38人,组织生态护渔志愿者800余人,配合渔政执法人员开展禁渔护渔执法巡查、保护巡护、法规宣传等工作,成为渔政执法的重要补充力量。另一方面,先后印发了《通山县禁捕水域重点人员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等文件,在禁捕水域实行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对非法捕捞重点人员进行摸排,建立镇村两级禁捕水域重点人员联防联控体系,落实一名党员中心户联系十户涉渔人员,党员中心户随时走访被包保对象户,“一对一”“点对点”宣讲禁捕政策,增强群众禁捕意识。截止目前,干部群众联合巡查78770.2公里(水上巡查23501公里、陆上巡查55269.2公里),清理渔具10216件,劝阻违法钓鱼行为268余起。

群众热议,效果共评顺民意工作成效高不高、警示教育好不好,群众的评价才是“金标准”。为助力长江大保护,进一步扩大警示教育效果,提高群众禁捕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县农业农村局配合县法院、县公安局等单位积极开展“巡回法庭”进村湾,在大畈镇官塘村界首文化广场公开审理通羊镇郭某钦,大畈镇陈某凡、陈某希、刘某霸,慈口乡徐某猛等4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并邀请当地村民群众“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现场评论非法捕捞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实现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帮助群众更好的了解法律法规,唤起全社会对富水湖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形成浓厚的禁捕氛围和强有力震慑。“通过观看巡回审判,使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决心。今后一定引以为戒、遵纪守法,决不成为案中人,决不做案中事,共同守护我们富水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巡回审判的方式很新颖有效,既对违法捕捞人员进行了打击处理,又为我们老百姓普及了法律知识,给政府点赞!”围观群众纷纷评论道。

“富水湖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富水湖水生生物、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是每个通山儿女的共同责任。”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陈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十年禁渔”总方针,围绕舆论宣传、船舶管理、市场巡查、联合执法等重点环节,确保富水湖流域禁捕工作禁得住、退得出、管得好。

(实习编辑:程紫玲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