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V视丨家在泥坑口(上)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乐昌兴 王贤波 实习生 张安琪 邓蓓 谭亚慧九宫山镇横石村泥坑口湾坐落在106国道旁,几条山沟的出水汇聚于此。过去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烂泥遍地,加上村民习惯禽畜散养,“一脚踩三粪”成为当地村居环境的写照。共同缔造活动开展近一年,那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村貌,是面子,更是人心,是里子。

陈新辉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理事会会长

泥坑口,泥坑口,可能顾名思义,过去就是烂泥,纯粹就是烂泥,吓死人的泥。

陈太宏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村民

不讲别的,鸡屎什么的,有些人家养的猪都在外面跑。

廖双河

九宫山镇横石村

党支部第一书记

我们初到这里来的时候,这个村湾的环境非常的差。简单的可以这么说,就是我一只脚进去可以踩到三块鸡粪。

酸楚记忆总是那么难以忘怀。“一脚踩三粪”,到处脏乱差,这就是村民和驻村工作队员记忆中的九宫山镇泥坑口印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行走在泥坑口这片火热的大地,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这些笑脸写满幸福,见证了泥坑口共同缔造活动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的泥坑口湾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一汪清水绕村出,邻里和谐幸福长。

陈太宏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村民

现在经过改革(共同缔造),现在自己走着都有味些,在这里住着,自己的孩子也好,别人家的孩子也好,在外面打工一回,咦,泥坑口真正搞得好。

现在说起村居环境和卫生,村民陈太宏笑容满面,有着作为泥坑口人不曾有过的幸福和自豪。可在去年,驻村工作队进村召开共同缔造宣讲屋场会,前几次他都不愿意参加。

陈太宏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村民

(以为)现在搞形式,就怕讲事不做事。

廖双河

九宫山镇横石村

党支部第一书记

我们开始来(组织)这个活动的时候,开个会都开不齐。我记得第一次来开会的时候,一共只有十来个人。

第一次共同缔造屋场会,通知一户一人参会,66户只来了10多人,会都开不拢,这让驻村队员有点茫然。

很快事情就迎来了转机,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子恒来到泥坑口参加第二次屋场会。在文化礼堂里,刘子恒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同党员群众围圈而坐,话家常,聊发展,指出共同缔造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小事实事为抓手,发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激活乡贤资源、强化乡风宣传引领。会场内外,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镇村湾三级党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收集民意,经过与理事会协商沟通,制订了“先进带后进、党员带村民”工作方案。

泥坑口的66户都是陈姓,如何凝聚民心。结合“义门陈”“真良家”这一传承近千年的忠义文化名片,在全体村民包括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做忠义人、创建真良家”活动,努力在村湾中营造邻里守望、热衷公益、团结奋发的良好氛围,赓续“义门”忠义、仁孝、友善淳朴家风。

在文化熏陶凝聚人心的同时,按照“民事民决”“民事民为”的原则,通过走访梳理,将家禽圈养、巷道整治、河道清理、塑造良家亭、文化礼堂整修等8件急需的民生项目提交村湾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决议并获得通过。以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家庭自建、集体共建,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办”。

随着村庄环境的整治和共建项目的逐步推进,陈太宏等那些开会都不愿意来的村民看在眼里,心也慢慢靠拢。

陈太宏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村民

共同缔造一做,巷头巷尾(都很干净),后面就自己基本上带头,不管哪里,那些垃圾、巷头巷尾的垃圾,转身就去清理了,都合起伙,几个人一约。

在潜移默化中,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的人慢慢增加,合力也越来越大。村庄绿化、文化广场、良家亭等一些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完成,畜禽散养、柴草乱堆、物件乱挂的村民统一进行了整改,有的将畜禽进行了圈养,有的将墙外乱堆的柴火搬到屋内和楼上,就连多年来一直是村民养鸡的大枫树下,也装上了村民休息的长椅,成为村民纳凉休闲的好地方。

在该村120米河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4户村民主动无偿让出项目用地120余平方米,在家的村民基本都参与了河道清淤整治。

陈新辉

九宫山镇横石村

泥坑口湾理事会会长

最高年龄的有70多岁了。77岁的老人家都参与了这次行动。通过清淤行动把我们整个泥坑口的人心都已经聚拢起来,团结起来。

全湾群众不管男女老少,全民参与河道清淤治理,村民投工300余个,捐款捐物9万余元,实现群众投工投劳、捐物捐资、让利让地投入占比30%以上,参与群众达90%以上。泥坑口的共同缔造进入了最高潮。形成有钱的出资、有力的出工、有文化的出主意,共建共谋共创共同谛造新格局。

凝聚人心,共建是开始,共管才是关键。泥坑口的村民又是怎么样来管理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提升幸福指数呢?请继续关注《家在泥坑口》下集。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