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周源 焦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6月28日下午,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行来到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一位随同人员情不自禁的感慨。
6月26日—28日,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科的陪同下,对咸宁6个县、市、区的村庄规划实践典型调研。 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和大路乡上仇新村被该市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示范推介,石门村在该县村庄布局规划为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侧重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和一三产业布局三个方面,峰烟尽处的楚文化让人感受安逸生活的不易,历史浑重的茶马使人沉浸于生活的向往,生态本色的文旅综合体让村庄建设更加生机盎然;上仇新村作为该县唯一的拆迁撤并类村庄,坚持以村庄规划为引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着力打造上仇新村的产业形态、生态形态、文化形态和治理形态。
座谈会上,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调研组介绍村庄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情况,提出编制和实施中碰到的难点问题及解决方法途径。该局总规划师提出村庄规划编制要传承传统思路,大胆创新编制方法,坚持以各类底线为底图,以区域统筹和资源共享为原则,打破村庄界限,以3-5个村庄为编制单元合理划分,借鉴都市圈、城镇群的规划理念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同时,调研组和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居民点布局规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如何划定村庄建设边界,提出了多种思路和策略。
会后,黄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表示,以今天为起点,在今后的村庄规划实践中一定与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交流、多讨论、多分享,逐步提高村庄规划编制水平,让村庄规划更加具有“烟火”气息。
(一审:程紫玲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