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大兴“三风”将日常工作做深做实

“深实严细久”是方法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是工作标准和作风要求的有机融合。当前,通山县大力开展整治“空蛮懒乱假”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只有坚持以“深实严细久”为标准,大兴“三风”,将工作做深做实,才能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里,笔者就九宫山名胜风景区的自然资源保护工作,谈谈个人见解。

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学习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在工作中就会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习惯于摸脑壳干工作,要结合自己负责的职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成为熟悉专业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身入基层、心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形成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调研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大兴担当尽责之风。领导干部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少数”,所以要争当敢担当、勇负责的问题终结者。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坚持一把标尺立到底,不断提高工作的深度、精度,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实际,心无旁骛地抓好林长制,落实自然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网格,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护和疑似图斑排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发生。加快做好生态修复,推进国土绿化,保障生物多样性,做到“不欠新账,快还旧账”。提高自然资源保护的生态价值和科研水平,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好科研基地,多出科研成果,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治理和监测水平。

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细节文章,以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把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小环节”细致完善,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才能达到优秀、止于至善。同时,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效应,提升其功能地位,实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张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