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阮雅难)自“下基层 察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大畈镇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践行初心使命,改进工作作风,奋力担当作为,切实把“下基层”作为切入点,把“察民情”作为着力点,把“解民忧”作为关键点,把“暖民心”作为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关键小事”入手,办好“民生大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精准发力,“点对点”下基层。牢牢把握下基层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镇党委会专题研究制定《全镇党员干部实践活动联系点和网格化包保村湾制度》,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下基层既要身到又要心到,以群众视野审视群众问题,通过领导带头全员下、结合职责有序下、带着感情高效下,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工作,坚决杜绝“装样子”“摆架子”“一窝蜂”式的下基层,实现了党员干部由“喜好坐机关”到“深入至一线”的转变,以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推动实践活动落地落实。
拉进距离,“面对面”察民情。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以察民情作为实践活动的着力点,带着职责下基层,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了解收集群众需要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力求把群众的所思所忧、所需所求“察”明白、“察”清楚。截止6月份,全镇通过搭建“人大代表在行动”、“共同缔造”村湾夜话、党员干部“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平台,深入村湾开展实践活动180余人次,通过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和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个,在倾听群众心声、感受群众的困难与需求,切实了解基层所需、群众所盼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聚焦短板,“实打实”解决问题。始终坚持把解民忧作为实践活动的关键点,以“三张清单”管理为抓手,加强统筹调动,大力推行“网上办”“就近办”“马上办”,通过建立问题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倒排工期、集中攻坚,以办事效率质量的提升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效果,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针对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短板,详细制定工作方案,通过深入开展全覆盖巡查、专题督办和工作专班第一时间现场指导、演练,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针对群众反映秧苗抗旱问题,第一时间协调镇水利站、自来水厂启动村湾水网改造和常态化运行为民服务抗旱送水车服务,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并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实施,真正确保将问题解决到群众的心坎上,让群众吃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彻底解决,切实为民分忧办实事,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
暖心服务,“心贴心”纾解民忧。始终坚持“规定动作”得满分、“自选动作”创特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让群众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通过持续开展“你的事在我心中”活动,立足找准、做好服务民众贴心人的工作原则,将群众“需求清单”变成支部“落实清单”、自身“履职清单”,把好事实事办出温度力度。聚焦群众反映的校园防溺水安全工作痛点、难点、堵点,以三张清单为导向,查短板、找差距、促整改,迅速组织乡村干部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大排查、大走访活动,紧盯辖区内中小学生、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深入开展教师+镇村包保干结对帮扶专题家访+现场演练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重点水域的隐患排查整改,全镇共补充更新安全警示标牌27个,配备配齐救生竿、救生圈、救生绳216套,切实拧紧了防溺水“安全阀”,织牢了防护网。
下一步,大畈镇将不断推进落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用心用情将群众的诉求和心愿解决好、办理好,努力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转化为效果清单,下足细功夫,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