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实严细久”是方法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是工作标准和作风要求的有机融合。当前,全县大力开展整治“空蛮懒乱假”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在全面贯彻落实该项工作的同时,认真自查自纠、自警自省,坚持以“深实严细久”为标准,把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推动自然资源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大兴学习研究之风。学习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在工作中就会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习惯于摸脑壳干工作,要结合自己负责的职能,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努力学习与岗位职责相关的知识、技能,做到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尽快成为熟悉专业的“活字典”、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李强总理讲:“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就是要充分发挥深入基层调研这个“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心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形成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的示范效应。调研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要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大兴担当尽责之风。领导干部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少数”,所以要争当敢担当、勇负责的问题终结者。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坚持一把标尺立到底,不断提高工作的深度、精度,结合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实际,就是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心无旁骛地抓好林长制,落实自然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网格,加强保护区日常巡护和疑似图斑排查,强化监督、管理、执法。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重拳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发生。强化野外保护站点建设、巡护路网、应急救灾、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碳汇、“绿盾”行动、松材线虫防治和疫源疫病监管等几项重点工作。加快做好生态修复,推进国土绿化,保障生物多样性,做到“不欠新账,快还旧账”。提高自然资源保护的生态价值和科研水平,每年选准2个以上的科研课题,与国内知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多出科研成果。同时推进智慧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实行数字化管理,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治理和监测水平。
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自然资源保护工作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一个(株)动植物、每一组数据、每一次巡林背后都是具体的责任,具体的对象,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叠加。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细节文章,以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把自然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小环节”细致完善,不做表面文章,不耍花拳绣腿,才能达到优秀、止于至善。同时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有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任何情况不言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要有服务意识、发展意识,提高创造性执行能力,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真正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效应,提升其功能地位,实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作者 张凯)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