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六大产业助振兴》中药材篇⑦丨通山:金银花开“幸福”来





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通山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运用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奖补政策,引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枇杷、橘橙、茶叶、楠竹、油茶、中药材等产业,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通山县融媒体中心推出重大主题策划系列报道《六大产业助振兴》,今天开始播出中药材产业系列第七篇:通山:金银花开“幸福”来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乐昌兴 王贤波)金玉满堂应花农,银河撒辉照田中。眼下,通羊镇黄金嘴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即将迎来了第二茬采摘时节,500亩金银花含苞待放,金银花产业已然成为当地致富产业。

走进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的金银花种植基地,沁人心脾的金银花香扑面而来。花田里只见一团团、一簇簇金银花长势喜人。看着去年刚栽的金银花成活率高,长势好,公司负责人成圆生高兴的向我们介绍起来。

成圆生  

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负责人

像这个花露白的时候就可以采摘,可能有15天采摘期。

成圆生告诉我们,基地主要种植的是金银花和“北花一号”等中药材品种。初期实行的是密植,这样既方便打枝整形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三年后就可以间棵移栽在后面整好地里,扩大种植规模。

小雨初停,基地里不少当地村民正在山间管护,拔草、铲土,一幅忙碌的三夏农忙景象。

成军  

通羊镇沙堤村村民

我每年在这里务工的话3万块钱,觉得这个工作还可以,在家里照顾家庭的老人、小孩。

就在几年前,位于城郊郑家坪、黄金嘴、沙堤、寨下四村交界处的这块800亩种植基地还是荒山,当地村民耕种积极性不高。为留住乡愁,2019年,在北京做大理石生意的乡贤陈燕萍夫妇决定回乡创业,成立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当年就开荒了30亩荒山,试种了金银花和西瓜等。

陈燕萍  

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法人

2019年的时候流转了是大概30多亩,我们就试种了一下,2020年的时候就流转了100多亩。2021年的时候又流转了100多亩,就是今年的话是有500多亩。

就在2020年疫情期间,中药材金银花成为“抢手”货,陈燕萍夫妇瞄准商机,决定大面积种植金银花。30亩、100多亩、500亩,短短3年时间,金银花种植现已发展到了500亩。金银花既扮靓了乡村,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花”。

陈燕萍  

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法人

(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就根据那个用的金银花的那个中药材成分比较多,然后我们找准了那个商机,感觉种金银花挺好的,而且可以带动那个旁边的那个村民,一起可以致富,一起创业。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陈燕萍每年流转土地和务工费都要支付20多万,不仅提供大量劳动力,还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就业饭”。

黄志勇  

通羊镇黄金嘴村党支部书记

给我们村民带来了就近就业,然后我们村民呢,也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里就业,也能有个稳定的收入,也能照顾小孩,照顾老人,把家庭照顾好。

中药材是通山县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今年通山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一些列扶持政策,这让陈燕萍心里更加有“底气”,决定带领乡亲们大干一场。

陈燕萍  

湖北宜升生态科技公司法人

挺有信心的,县委县政府今年有个好的政策,大力扶持我们这个中药材,今年种了五百亩,在他们带动下决定就是到明年大概要种到800亩。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下一步,通山县将大力发展金银花特色产业,打通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不断延伸上下游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让药材变“药财”,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用心用情用力写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故事。

(编辑:谭茜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