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位近现代大师书画不准出境!如何准确理解?专家解答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41位近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一律不准出境。根据通知丰子恺、齐白石、李可染、徐悲鸿等41名近现代大师书画作品一律不准出镜,另有158人代表作不准出镜。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限制?新规实施下,又将给我国文物保护带来什么呢?

齐白石,作为我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近现代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在国际上的收藏十分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捷克国家艺术博物馆等多家国际博物馆中,至少藏有其齐白石作品超过130件。而在一些国外的收藏家手中,同样拥有大量重要的齐白石作品收藏。在一九九九年、二零零零年,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就曾接受私人捐赠其收藏的齐白石作品971件。齐白石作品的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小蝈蝈、小蛐蛐,这些东西都能入画,而且每一个东西都画得很好,我觉得他是天才,他是有独特的天生的感受。”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发布类似的禁止令,在2001年和2013年,国家文物局已经分别发布两批。此次修订的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在前两份名单的基础上,将作品一律不准出镜者,从此前的11人增加至41人,同时也将限制年份从1949年扩大到1911年。此外,此次文物局新规不仅修订了对于书画类作品的限制名单,同时还研究制定了,陶瓷、雕塑、扇子、织绣等其他七份限制名单。

长江云新闻记者发现,此次新颁布的名单与以往相比,划分更明确,取消了“原则上不准出境”这一较模糊的标准;同时艺术品限制出境范围更广,高级别出境限制的艺术家也更多。如何理解“一律不准出境”?还能出境展览吗?我们来听一听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带来的分析解读。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国有文物、非国有的珍贵文物和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禁止出境,但出境展览和因特殊原因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所以可见这些‘一律不准出境’的近现代艺术品还是可以出境展览的。这个文件的主要目的是阻止这些近现代珍贵文物的流失,而不是去阻止它们的出国境的临时展览,所以这不会影响到中国文物的国际传播。”

专家介绍,世界各传统文化大国在艺术品出境管理方面,都有着各自的特别政策和相关保护机制。如英国,任何一件有100年以上历史、价值在8000英镑以上的艺术品出境,均需取得出境许可证;法国则将艺术品分为临时出境类和永久出境类,实行分类许可管理;日本也制定了相关法令,原则上禁止其重要文化财产出境。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一个国家他所需要保护的文物的范围,是根据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日益重视到意识到近现代文物的价值,并把它纳入此次禁止出境的名录,如果任凭这些文物出境会导致中国珍贵文化遗产流失,如果我们没有禁止它出境,今后我们借助法律的手段,去追讨它们将变得非常困难。”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