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通山县委县政府提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运用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奖补政策,引导和激励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枇杷、橘橙、茶叶、楠竹、油茶、中药材等产业,促进农业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通山县融媒体中心推出重大主题策划系列报道《六大产业助振兴》,今天播出中药材产业系列第六篇:高山云雾藏千“精”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阮胜利 乐昌兴 伍文俊)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一盘丘林场内,湖北御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用两年的时间将一千多亩的黄精套种于林下,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用活林下空间,把林下种植黄精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手段,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初夏的清晨,一盘丘林场云雾缭绕,薄薄的雾气盖在黄精叶上,滴滴晨露滋润着花瓣,棵棵百年古树下一株株黄精正在茁壮生长。伴随着清脆的鸟鸣,丁礼忠的黄精种植基地开始忙碌了起来,选种、除草,工人们正在有序进行。同时,今天他也邀请到了县药材协会的专家前来指导,以便黄精能够更好的生长。
李强
县中药材协会会长
这个黄精能种的,它是必须要长出前面的自身的芽头,像这两个已经是有两个芽头了,然后,像这种属于是老块茎,它全身都没有一个芽孢、胚芽,所以说他根本就长不出了,这种放在地下是根本没用的。
选好黄精种子只是黄精种植的第一步,李强同该基地的工人们认真交流,他说,能不能发芽、生长,还有关键一步。
李强
县中药材协会会长
我们把黄精挑拣好之后,就放入我们配好的药水里面浸泡,像这种伤口,这种伤口,我们都是在浸泡的过程中,让它杀菌,形成一个保护膜。
踏入林间,规模成片的黄精映入眼帘。丁礼忠同李强一起边走边看,瞧得一株株长势正旺的黄精,两人时不时驻足交流。
丁礼忠与李强
这种腐殖土土层非常的厚,导致它的根须非常的发达,黄精主要是须根吸收营养,只要它这个营养吸收到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就是它的爆发期。
在丁礼忠和李强的眼中,黄精可谓是全身是宝,每一处都有他独特的价值。
丁礼忠与李强
根不如叶、叶不如果、果不如花,花才是它真正的精华,尝一下,黄精花,它脆脆的、甜甜的,还有一股清香味,后面一步要把整个黄精花开发出来,做成食品以及其它的产品。
2022年至今,湖北御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已完成林下黄精种植1000余亩,黄精林下原生地培植与加工,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全链组织形式,建设标准化黄精食品加工车间,以黄精等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的研发生产、中药科研规范化种植为主题,依托湖北科技学院的科研优势,建设湖北科技学院中药材研学基地,促进中药材“教、学、研”融合发展,把郭源村打造为鄂赣毗邻区域集绿色产业、保健养生、休闲养老于一体的“中药材康养旅游名村”。
种植、加工、研发,御之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除了最大化黄精本身的价值外,更好的带动当地和周边区域发展。
丁礼忠
湖北御之源生态农业
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2023年计划在郭源村建设一个黄精精加工的基地,目前设计、规划已经做出来了,未来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一产二产做好后,继续就是融合三产,森林康养等等。
丁礼忠介绍,他的公司是于2021年底在洪港镇党委、政府的引进下着手投资的,于2022年正式开始种植,项目计划总投资1399万元。选择一盘丘林场的林下种植,主要是当地本来就是野生黄精的产地,生态环境好。
丁礼忠
湖北御之源生态农业
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
这个基地选择在一盘丘,海拔一千米的高山上,选择的是林下种植,也属于是生态种植,野生种植,主要是保证它的品质,我们是计划在5年内打造万亩黄精基地,等到产收的时候,每亩黄精可以达到4到5万元种植效益 ,(然后)每年生产加工五千吨黄精,产值的话可以达到两千万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近年来,洪港镇也是围绕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这一禀赋,全力盘活“沉睡”的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以黄精作为主导的中药材种植,通过党组织引领谋发展、政府牵头引企业,以“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加大政策引导和项目帮扶力度,盘活现有资源,加快发展林下黄精种植,真正让黄精变“黄金”,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编辑:葛素文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