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记者 徐大发 全媒体记者 全京兆) 5月19日,通山县大畈镇第五届枇杷节。现场展销会上,有一个红桃展销摊位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那脆甜红美的桃子惹人争相购买品尝。一些参加电商视频与直播大赛的选手们也纷纷把镜头对准了现场吆喝的摊主。摊主名叫徐初习,乃桃花谷的“谷主”。
6月10日,记者驱车慕名前往通羊镇茅田村“桃花谷”。只见桃花谷出口处紧挨公路,一些过往的行人车辆纷纷停下来购买路边摆放好的鲜桃,另有一群群的游客进入到桃园,体验一把采摘之乐。
放眼望去,偌大的桃花谷透出神秘迷人的味道。我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红桃,一边探秘“谷主”徐初习的传奇故事。
一颗草莓种出“青春之歌”
徐初习今年51岁,现在是茅田村村委会主任,他的人生奋斗跌宕起伏。1988年,他初中毕业。为了把读书的机会让给弟妹,成绩优良的他故意放弃了中考。那时家里极度贫困,经常被学校放回家去要欠下的学费,懂事的他只想早点创业帮助父母家庭改变命运。
早在读初二时,无意间在一本《中学生天地》看到,浙江象山县一青年落榜不落志,种草莓致富的事迹。于是徐初学按照刊中给的地址写封信去讲述自己的境况和志向。没想到的是,居然收到了回信。信中鼓励徐初习好好干,并答应免费提供一千棵种苗。
1988年下,徐初习引种草莓,先在自家的两分地试种,大获成功。草莓第二年5月4日开始结果,当年卖草莓收获一千元收入。那时建筑工地请工,一个大工一天的工价才4元钱,小工2元。
尝到甜头的徐初习第二年把草莓种植扩大到2亩,一下子收入达几千元,当时号称“万元户”。他是当时通山县首个种草莓致富的人。
尽管种草莓很辛苦,比如每天早上要起来捉地蚕(治病虫害)。摘好的草莓要一担担挑到县城去卖,那时还没有通路通车,但他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感觉再苦也值。
到1990年下,他把买下的老仓库拆倒做成新平顶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那时是很了不起的事。在乡人眼里,他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就是身边的活榜样。
1991年,省委书记关广富到茅田村搞“社教”(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试点,徐初习是“社教”积极分子,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参加各种建设以及抢险工作,他担任突击队首任队长。他当年成为预备党员,成为团支部书记进入了村委班子。他的事迹上了《湖北日报》头版次头条。当时省政府政研室、省文化厅、省公安厅、团省委、省农业厅都驻茅田村,帮助搞“社教”试点。
1992-1993年,徐初习连续两年被评为“通山县十佳青年”。
1993至1994年,徐初习被抽调到通山县水泥厂挂职锻炼,担任成品和机修车间副主任一职。1995年后回村里担任科技副村长。
草莓种植渐渐多起来,徐初习发现草莓种植周期短,个把星期就萎谢了,市场不够稳定,发展空间受到很多制约。于是,他开始考虑转产。
1997年,徐初习到广东建筑工地打工。1998-1999年,他到浙江杭州市萧山区做大理石业务。2000-2011年,他到北京做石材生意,买房买车。2014年回咸宁市经营石材批发生意。一路走来,他一面经受着市场历练,一面探寻着奋斗之路。
一朵桃花开出“青春之美”
2019年底,徐初习开始回到家乡开辟“桃花谷”。桃花谷采摘基地分三期开发:一期投资300万元开发核电路以北。北区200余亩桃园,三十余亩鱼塘。二期投资七百万开发核电路以南,南区400余亩。主要建成南北两区道路、排水沟、休息长廊、凉亭、滴灌等。三期投资上亿元,重点打造北区旅游景点、农庄、渔家乐园、垂钓中心、温泉中心、薯窖岭遗址露营基地等。
创业从“一朵桃花”开始。
春天,桃花谷的桃花灿若云霞,惹得游客云游拍照留念。桃花谷可不仅仅只是赏花游,从5月开始一直到10月都有鲜桃可摘。现在,桃子已进入第三年试果阶段。徐初习一共引进了30多个品种,分早熟、中熟、晚熟种植。如最早的有10多亩“春晓桃”,其次早的是20多亩“霸王桃”(特甜、软)和“苹果桃”(大、甜、脆)。“锦绣红桃”(经典、好看、大个、好吃)。“黄金蜜4号”,9月中秋节、国庆节前后上市。“枣桃”、“中华熟桃”(冬桃),卖20-30元一斤。他从山东、安徽、襄阳、汉川等地先后引进了30多个品种试种,逐渐淘汰,留下20多个适宜本地种植的竞争力高的优良品种。
目前,徐初习的桃子已初见成效。大个桃卖15元一斤,小个卖10元一斤。截止目前,苹果桃已卖7万多元。从5月开始,现在各种卖桃收入已达30多万元。明后年进入丰产期,预计仅售桃收入可达200多万元。
为了种好桃子,徐初习早在1992-1993年参加了中国农函大的南方果树培训班学习,后来又参加了通山农业农村局举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班,学习了果树种植技术,并长期跟老师保持联系。自己在书籍、网上学习种植技术。清园、施肥、疏花、疏果、剪枝……所有有关种植要领,他都一一掌握。
徐初习坚持有机桃模式种植。不用除草剂,采取自然种植法。以草养草,以草压草,以草灭草。人工割草,一年3次。鸡粪、牛粪、饼肥……坚持农家肥种植。叶叶见光,果果通风。亲自嫁接、试果、观察,留下好品种,种出口感好,品相佳的桃子。徐初习说,现在超市、物流快递、线上销售途径条件都很好,只要桃子品质好不愁销路,桃子种植是一项很好的稳定的有前途的乡村特色产业。
徐初习说,他到过随州市唐县吴山镇,参观过那里的几万亩桃园。在通山,大规模桃园种植还比较少,就是想把桃花谷建成一个示范基地,实现一村一品,像本县大畈镇枇杷闯王镇梨子慈口乡柑橘九宫镇香榧那样叫响品牌。用桃子助力乡村振兴红火乡村旅游。
一处宝地画出“青春之锦”
“桃花谷基地不仅仅只是桃子,这里还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古韵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徐初习如数家珍般告诉我们,他微笑着描绘着桃花谷的发展蓝图,脸上露出自信的光芒。
桃花谷内有30余亩的鱼塘,养有鲈鱼、鲢鱼、鳙鱼、草鱼、鸭嘴鱼,今年还试养了中华鲟。此处打算建成垂钓中心。周围还有千年古寺中灵泉寺、中灵塔、清代戒毒戒赌碑、朱伺郎母亲墓、古石桥、古塘圆石管、薯窖岭、红军墓、就义坡等诸多的名胜古迹。中灵泉寺是通山三大古庙之一,初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宋明清时期为九堡会所,明朝出过两进士(都在此修学):朱伺郎(朱廷立)和陈福赐(陈宗夔),历史人文底蕴非常深厚。
“钟鼓两山鸟识玄机衔得春来枝上弄,兰塘一口鱼穿地脉抱将月至水边吞。”这是明朝伺郎朱廷立在中灵泉寺求学时所作,当时主持智深和尚赞此主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后果然官至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桃花谷内在历代地理先生眼中乃极佳风水宝地,朱庭立设计将母亲葬于中灵泉寺后面。周围钟鼓两山并排,西边木鱼山、背靠筲箕山,面向兰塘,风景极佳。
在桃花谷,可以开发出农庄、渔家乐园、垂钓中心、温泉中心、薯窖领遗址露营基地(晚上可“手摘星辰”),三期“三步走”完后,三、四月可欣赏桃花踏青游,五、六、七、八、九、十月可鲜桃采摘乐。全年可游览名胜古迹,古寺祈福,还可抓泥鳅、垂钓、温泉浴,品尝最地道的绿色农家菜等,此处将成为通山县全域旅游新的打卡点,桃花谷就是欢乐谷。
“桃花谷里觅仙踪,茅田湾深有古韵。圣谕禁碑犹自立,灵寺宝塔唱春风。”这是一抖音网友留下的游览诗句。
徐初习告诉记者,他已瞄准桃花谷,决定把青春都奉献在这里。打算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特别欢迎同道人来此加盟投资,打造好此处灵山秀水,共谋乡村发展,共绘锦绣前程。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后悔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壮丽的事业,徐初习深深铭记着保尔柯擦金的名言。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