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九个全国放鱼日,在党中央长江大保护精神的指引下,一场声势浩大的“长江有鱼”同步科学放流活动在昆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五城同时举行。这也是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五个城市的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长江流域五城环保公益组织首次联动合作,在开展长江濒危鱼类恢复行动的同时,宣传“携手拯救濒危鱼类,共建生命长江”的理念,共同探索社会力量合作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新模式。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慈善总会、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广东国强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沿江相关环保组织共同承办。
五城公益组织首次联动
22万尾珍稀土著鱼类放流
从高原到大海,万里长江滋养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繁衍生息,更滋养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饮一江水,共护母亲河,正成为长江流域各个城市的共同愿景。
6月6日上午,在昆明、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放流点,22万尾中华鲟、滇池金线鲃、长江鲟、胭脂鱼、沙塘鳢等珍稀、土著鱼类被放流回家,将进一步修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守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
作为活动的发起方和主办方之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邬剑刚在武汉站的启动仪式上表示,这是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首次联动长江流域社会组织举行同步科学放流活动,旨在通过长江流域公益力量的多方合作,推动科学放流项目在长江流域的影响力,共同拯救濒危鱼类,助力长江大保护。
本次活动得到了长江流域多个城市和公益组织的积极响应。围绕着“拯救濒危鱼类 共建生命长江”的共同愿景,联合开展同步放流活动。上海诺亚公益基金会、阿拉善SEE西南、重庆、东海、长江项目中心、重庆市休闲垂钓协会、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上海青浦区永晟渔业生态保护中心、昆明中远环境保护科技咨询中心等公益组织会积极参与“长江有鱼”项目筹款和宣传,并支持放流活动的举行。网易游戏《光·遇》支持举办了“鲟光中华 遇见长江”公益沙龙活动,并认捐“中华鲟”放归长江。
支持长江流域建设一批公益放流站
探索社会力量参与长江大保护新模式
四年前,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联合湖北省慈善总会、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共同发起“长江有鱼”项目,旨在通过建设公益放流站,开展濒危珍稀鱼类示范性科学放流活动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形式,助力长江濒危鱼类资源恢复,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四年来,项目成功在武汉建立了首个公益放流站,举行了多场科学放流示范活动,助力16万余尾各类濒危本土鱼类重归长江,并联合开展公众宣传活动近百场,影响大批公众参与。
本次活动上,“长江有鱼”也发布了长江流域公益放流站建设项目,今年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将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在整个长江流域包括鄱阳湖和洞庭湖两个通江湖泊和一些支流,建设一批公益放流站,计划为每个公益放流站提供15万元的公益资金资助。这些公益放流站建成后,将为企业、学校、社团等民间放流者提供科学放流的场所,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宣传教育活动提供公益科普基地。
“未来,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不断深化与长江流域各公益力量合作,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慈善组织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新模式,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氛围。”邬剑刚表示。
今天的活动还得到了网易游戏的支持。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与网易游戏的跨界合作,也是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首次在游戏领域内的公益合作创新探索。此次活动,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与网易游戏平台将共同面向千万级数量游戏玩家群体及全网的粉丝群体进行中华鲟保护的公众科普宣传倡导,推动破圈传播,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关注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