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周锐)闯王镇汪家畈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76户1645人,全村党员数量35名,国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1238亩。近年来,汪家畈村突出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践行“五共”理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健全村湾治理体系,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汪家畈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组织活力。汪家畈立足村湾治理单元,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法治、德治、自治融合一体的“一核三治”村湾治理模式。推行党员“一户十联”制度,根据党员居住地、从事产业和自身实际情况,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每个党员至少联系10户左右群众,确保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党员每周要到联系户家中至少走访一次,开展政策宣讲和理论传播、引导群众遵法守法、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带头参与乡村振兴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拉紧党员与群众联系的一根线,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支部和村湾党小组牵头成立了村湾“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鞭禁赌会“一约四会”,以立规建约规范行为,推行村民自治,用道德进行规范;在全县率先推行“禁鞭禁赌”活动,以此引导村民开展移风易俗,自活动实施以来,每年共节约用于烟花爆竹的费用近20余万元。在改善村湾人居环境,树立良好乡风的同时,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活力。
开展共同缔造,提升治理水平。汪家畈村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深入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着力打造“五共”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湾治理水平。推行“124+N”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个核心,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由村湾党支部和村湾理事会2个党员群众性组织牵头,建强党员铁军、巾帼先锋队、志愿服务队、乡贤示范队4支队伍,带领全体群众(N)投身共同缔造活动,释放党建“磁场效应”,化小微单元。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以开,累计与群众共同谋划、实施11个实事项目;群众已出资捐物20万元,发动社会力量捐资20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700余个;群众主动捐让地块3000平方米用于公益事业建设。新改建村组道路2.2公里,建设村湾小广场1处、小菜园30处,整治河塘沟渠20余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群众生活更幸福。
聚焦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汪家畈村村级集体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目前有集体梨园120亩、茶园600亩、杨梅园250亩,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汪家畈村集体梨园采取“集体主管、农户承包、收益分红”的种植管理模式,由村集体负责基地品改和基础设施建设,承包农户负责照料管理,收益按一定比例给予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户分红,让种植农户成为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合作伙伴”,为全村其他农户尤其是贫困户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入园务工实现务工收益。茶园、杨梅园采取承包给经济合作社,进行种植、管理,到年底将收益为村民进行分红的种植模式。规范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全面乡村振兴。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环境整治。汪家畈村以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重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汪家畈村依托党员群众探索制定党员义务酬工制度,号召每名党员每年为村公益事务提供12个以上的义务工,而入党积极分子额外增加10个,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能否发展为党员的重要考核依据,并累计爱心积分,筹建村级“爱心超市”,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庄治理、爱心帮扶等义务活动赢取积分,在超市“折现”为日常“小礼品”。汪家畈村爱心超市开业以来,共兑换价值约10万元礼品,更好的调动全体群众参与村湾治理的积极性。汪家畈村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为主攻方向,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巩固完善村湾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让全民参与到整治和监督中。村湾生活垃圾有序分类投放,实现村湾生活垃圾“集中清运、日产日清”。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同步实施粪污水综合治理,始终树立生态优先理念,持续推进村湾环境整治,村湾环境不断改善。
汪家畈村积极发挥党组织在村湾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凝聚村级各类组织合力,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通过多措并举,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治理前哨、先锋模范的作用。闯王镇汪家畈村的“一户十联”、“124+N”组织体系共建经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宣传政策、化解矛盾纠纷、村湾治理中的作用,打造了新时代闯王的“枫桥经验”,充分激发党建领航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各方面工作取得新实效。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