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汪金明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辣椒苗迎来了移栽的好时机。5月26日,走进燕厦乡金坑村,村干部和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着挖土、栽苗、浇水、施肥……有条不紊地开展辣椒苗移栽工作。不一会儿,一排排绿油油的辣椒苗就整齐地从土壤上“冒”了出来,广阔的田地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前,我们村把耕地流出整改当成首要政治任务,借政策东风、举全村之力全面推进。在种植作物选择上,我们把玉米、黄豆、芝麻等市场需求量大的作为首选。同时按照‘成本低、出苗快、产量高、效益好’的原则,从马桥村按照8分钱一棵的价格,累计采购3000余棵辣椒苗,大力推行特色种植,努力夺取‘耕地整改’和‘作物收益’双胜利。”燕厦乡金坑村党支部书记徐绍雅介绍道。
而这只是燕厦乡牢记“国之大者”、扎实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工作的真实写照。近段时间以来,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燕厦乡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唤醒“沉睡”的土地。
党建引领强保障。该乡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重中之重,按照“乡党委统领全局、各支部狠抓落实、党群积极参与”的原则,坚决扛稳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自开展整改工作以来,先后召开党委会、调度会、推进会等专题会议20余次,研究部署全乡耕地流出整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村(社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19个村(社区)支部书记、1034名党员当好一线“指导员”、“战斗员”,主动担起“重担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工作。在整改过程中,有效利用“网格化+大脚板”工作模式和动态巡查方式,精准及时对属地村图斑情况进行摸排和梳理。对于群众占用耕地、撂荒土地等问题,首先引导群众自行整改。群众不予整改的,在通过综合分析研判和统筹协调后,积极对接国土所、林业站、农技站等部门协助整改。鲜红的党旗始终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熠熠生辉。
硬核宣传解疑惑。该乡始终把宣传引导作为硬核支撑,努力做到传政策、解疑惑、安民心、鼓士气。一方面,围绕群众关心的“哪些要改、为啥应改、怎么去改”等问题,通过发放倡议书、悬挂宣传横幅、“村村响”以及召开屋场连心会、村湾夜话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解开村民的思想“疙瘩”,打通村民政策的“盲点”,让保护耕地成为村民行动自觉;另一方面,依托村湾信息群、“滨湖燕厦”抖音公众号等线上途径,及时转发省市县指示要求,定期分享兄弟乡镇经验做法,真正让群众听得见政策、看得到经验、用得着做法。
强化督查压责任。该乡始终把日常督查作为关键一环,以督促改、以查提效。乡纪委牵头组成专项督导小组,结合当前作风大整顿行动,不定期前往各村(社区)督导检查,逐湾逐组对已整改复耕地块开展动态巡查、逐一核实、逐项核对,对整治不力、推进缓慢、虚假整改等作风不实现象,及时进行警示约谈、严肃追责问责,确保严的基调全覆盖、无盲区、无漏点。截止目前,已开展全覆盖专项督查2轮,印发督查通报3期,约谈乡、村两级干部6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复耕面积显著提升。
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下一步,燕厦乡将牢记耕地保护这个“国之大者”,坚持责任不放松、排查不漏过、整改不松懈、监管不松劲,确保如期完成整改任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好守牢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