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丨《奋进》之《流域治理促进》| 燕厦乡:推进流域山水同治理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3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项目建设比拼年,环境作风优化年,流域治理促进年。为形成击鼓催征再出发,昂首阔步启新程的良好氛围,从4月12日开始,县融媒体中心开办《奋进》之《项目建设比拼》《环境作风优化》《流域治理促进》三大系列大型访谈节目,进一步凝聚同心同德的磅礴力量、决战决胜的豪情勇气,更加主动融入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大局,精准对接咸宁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目标任务,激发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锚定目标,克难攻坚、接续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山新篇章。

黄克胜

主持人


践行“两山”理念,促进流域治理。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奋进》系列大型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黄克胜,本期做客我们演播厅的嘉宾是燕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肖燕,肖乡长,您好!

肖燕

燕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黄克胜

主持人


燕厦乡位于富水之滨,是典型库区乡、山区乡,随着流域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现在的燕厦乡可以说是清山碧水,秀美怡人。肖乡长,燕厦乡在流域治理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肖燕

燕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燕厦乡全面贯彻落实县委三个主题年活动要求,以“流域治理促进年”为抓手,坚持系统治理,用好统筹方法,推进流域山水同治、产业长短兼顾、生态内外兼修,治出富水湖畔“小漓江”,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一是强化流域治理项目支撑。树牢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将全乡项目放在流域治理大盘子里综合考量,实施了理畈、成龙、马桥等村水毁河堤修复水利补短板工程,推进了富水湖流域新庄段专项整治,建设了镇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中转站等设施,扎实筑牢了流域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底线;同时,我们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科学规划设计,统筹整合资源,高标准推进洋湖、甘港、畅周、湖畔等7个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以点上提升带动面上推进。二是强化流域污染源头整治。一方面,抓实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在全乡大力宣传倡导使用有机肥,加强农药化肥市场监管,做好农业科技跟踪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强化禽畜养殖污染源头治理。对乡域范围内养殖场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问题清单化管理,规范整治38家,关停取缔4家,对18个排污口进行严密监控,流域内规模化养殖场已全面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粪污乱排乱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抓实富水湖专项治理。持续开展河湖“净化”“清四乱”行动,依法取缔网箱,拆解上岸484艘捕捞渔船和664只划盆;制止和查处违法采砂6起,拆除非法采砂船1艘;每年在富水湖燕厦水域实施增殖流放,定期开展富水湖湖面垃圾专项整治,富水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三是强化流域治理机制保障。健全流域乡村两级河长责任体系,明确乡级河长12名、村级河长84名,按照河长制目标、问题、任务、责任四张清单,两级河长对标徒步巡河、一河一策和四张清单要求履职巡河,推动河湖库长制重点工作的落地落实。

黄克胜

主持人


流域治理唤醒了“沉睡”的优质生态资源,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肖乡长,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支撑,燕厦乡在绿色产业方面有哪些发展呢?

肖燕

燕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燕厦乡忠实践行“两山”理论,依托山水资源,做美绿水青山,做活金山银山,以满山绿护山涵水,实现流域治理和绿色产业协同推进、融合发展。一是重振老业焕新机。围绕油茶、橘橙传统产业再提升。定位油茶为“一乡一品”,连续发放200万株油茶苗,培育千亩以上油茶基地3家,建成500亩以上油茶基地9家,百亩以上油茶基地23个,农户油茶造林遍地开花,全乡油茶种植总面积达3.8万亩。按照环湖水果发展思路,连续发放40万株橘橙苗,建成百亩以上橘橙基地7个,全乡橘橙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金坑村金宏农场三红柚在市场俏销。二是培育新业出新彩。引进浙江老板建成3000亩白茶基地,基地长期用工130余人,年人均收入3万元,拓展了群众务工增收的渠道;引导本地企业建设龙燕湾生态休闲度假园,建成特色花卉苗木2000亩、特色水果基地1200亩、精养鱼池600亩,园区种植金丝楠木、竹柏、紫薇等名贵苗木近百万株,千亩绿海与北冲村石木地安置点相映成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因地制宜推进产业育点、连线、扩面,建成新庄水蜜桃、北冲黄桃、无花果、湖畔贡菊等特色产业基地13个,群众致富路不断拓宽。三是巧借东风谋新路。争取产业帮扶资金,建成总装机700kw村级光伏电站14座,村平增收5万元。新建3家扶贫工坊,引进制衣、眼罩、药材等加工车间,解决100余人就业,月工资达2000余元。争取驻村工作队支持,建成马桥村板栗园、黄桃园、成龙村雷竹笋、潘山村马铃薯、畅周中药材等基地9个,消除特色产业空壳村。

燕厦昔日的荒山、巴茅山披上了绿装,绿色产业既活了经济,又护了生态,更护住了流域水土流失,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

黄克胜

主持人


燕厦乡是典型的山水之乡,油茶、白茶、水果、光伏,随着一个个产业的落地生根,我们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幅秀美富足的新时代新农村景象。那么,肖乡长,对于燕厦今后的发展,还有什么好的规划和想法呢?

肖燕

燕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绿色是燕厦的底色,生态是燕厦最大的优势。我们将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和国家全域旅游强县”发展目标,按照“一核引领、一园驱动、二带支撑、五区协同”发展思路,做响“两篇文章”,擦亮“两张名片”,推进康养旅游与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引领燕厦高质量发展。一是做美山文章。依托燕厦丰富的山地资源,持续推进两茶、水果、苗木等产业基地管护扩规提质增效,重点支持沿湖金宏农场、龙燕湾、人间四月天等项目加快农旅融合发展。以金坑金宏家庭农场为龙头,在环湖培优做强一批绿色生态有机水果采摘基地。以龙燕湾为核心区,打造林间养身、养心、养肺,赏景、观花、摘果的生态康养景区。以畅周万亩白茶基地打造集赏茶、采茶、品茶于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园,感受茶道之美,开启修心之旅。二是做活水文章。依托富水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加大项目招引,因地制宜规划布局亲水平台、滨湖观景步道、湖面浮桥等,打造水上游乐主题乐园、沿湖夜游光影秀、水下探秘、滑水等水上娱乐活动,举办“环湖自行车”“环湖半马赛”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沿湖风情,让游客在养身养心之余体验到新奇刺激。三是打响老区牌。燕厦是全省二十七个重点老区乡镇之一,是鄂东南革命中心地带,我们将以老区文化为魂,深入挖掘革命老区英雄事迹,加大红色文化保护开发,修复重建一批红色文化遗产,把燕厦丰富的红色、名人等文化元素注入康养小镇建设中,着力打造“康养+红色”特色小镇,让红色赋予康养旅游更丰富内涵。四是打好民俗文化牌。用好名人效应,加快石瑛文化挖掘,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结合燕厦茶产业发展,加大对采茶戏、山歌等地方戏曲培育,以特色民俗展现康养旅游别样的美。同时,引导沿湖村结合美丽乡村等项目,建设一批风情村湾、特色民宿、星级农家乐,吸引人气、财气;做好燕厦油干子、折子粉、咸油面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的包装推介,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副产品作坊,把地方民俗转化为经济优势。

黄克胜

主持人


通过肖乡长的介绍,我们不但对燕厦乡流域治理方面的工作有了深入了解,更看到了燕厦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跨越赶超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也相信,在燕厦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燕厦乡的明天会更好!

黄克胜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看,再见。

(编辑:阮百川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