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疼”“眼睛发红”就是阳了吗?权威解答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二阳”“咽喉炎”等话题引起大家的关注。当前新冠病毒变异和流行情况怎样?为什么“阳”过以后还会再“阳”?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近日,国家卫健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上升势头减缓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呈现上升趋势,但最近一周上升势头有所减缓。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 王丽萍:从4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报告的确诊的病例数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过了五一假期以后的前一周上升的趋势比较快速,但是在近的一周就是5月8日到14日,报告病例数的这种上升的势头有所减缓。

北京、上海等地有关专家注意到,本轮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仍为发热、咳嗽,症状普遍较轻,病程较短。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胡必杰:主要表现为发烧,有的时候喉咙疼有点轻度咳嗽,只有少数的人可能出现了咳嗽持续比较长。总体讲这些发烧的人群主要是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这一波大的疫情,他们没有感染,应该说他们是首次感染,但是最近一两个礼拜我们也看到以往感染过的,这次又有第二次的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去年年底大量的人群感染以后,目前还存在有效的保护,所以即使再次感染,症状普遍是偏轻的。从病程上来看也要短,发热的时间发热的热度都要比初次感染要轻一些,当然这些每个个体也不一样,每人感受也不一样,但是从大的总体来看比初次感染的普遍是轻的。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二次阳性实际上它是一个非常轻的,我们从中医来讲是一个风热感冒,所以说用风热感冒,疏风解表利咽喉的这一类的药物都非常有效。

国内还会出现规模性疫情吗?

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监测数据显示,不论是输入病例还是本土病例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均较高。截至5月上旬,我国输入病例中监测到的XBB系列变异株占比达到了95.6%,这跟全球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一致。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陈操:我们国家的XBB系列变异株,从2月份的占比0.2%,增加到了5月上旬的大约是在83.6%,它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都要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那么从我们的监测数据也可以看到,它的致病力是没有明显变化的。

目前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康敏:我们研判,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出现这种大幅回升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对我们医疗秩序还有社会运行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冲击。

重症高风险人群感染后应及时治疗

专家认为,当前新冠病毒感染有所上升,是因为我们去年建立的免疫屏障,也就是抗体水平逐渐在衰减,当前流行的XBB病毒突破性感染增强,人体感染的风险有所增大,所以可能会出现二次感染。专家提醒,重症高风险的人群以及没有感染过的人群,要特别关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和新的变异株导致的感染,临床表现都是类似的,大部分症状更轻,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但高龄老人、未接种疫苗和严重基础病者仍然是导致重症甚至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我们实际真正关注的就是原来既往压根没感染人群,要特别关注。因为初次感染总体来看症状重,重症风险也会加大,尤其是那些高龄老人,没有打疫苗的有基础病的这部分人群我们建议一旦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这些表现,还是建议至少做抗原检测。居家也好,社区也好,到医院要心中有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 胡必杰:尤其是对脆弱人群,高龄老人或者有各种各样的基础疾病的,如果发烧有一两天,尤其是家庭人员或者周围人群有新冠感染,那么建议他到医疗机构,这时候应该尽早用抗病毒治疗。早期对一些脆弱人群用抗病毒药在减少重症、减少肺炎发生,是非常有价值的。

“嗓子疼”“眼睛发红”就是阳了吗?

近期,很多人出现了咽喉疼痛的症状,担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咽喉疼痛有多种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观对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王贵强:实际咽喉痛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普遍的表现,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论是流感病毒还是新冠病毒,还是其他的细菌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都会出现咽喉肿痛。因为咽喉是个门户,所以任何的感染不论是病毒细菌,它都会累及到上呼吸道,都会出现一些症状,所以并不是新冠特有的。大家可能每个人的反应也不一样,有的人敏感性比较高,感染以后的咽喉肿痛、刀片嗓等等这些都出来了,所以我想大家要客观对待,不一定都是新冠。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