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特约通讯员 胡秉昶)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是确保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最后一公里”。通羊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找准着力点、瞄准切入点、突出关键点、紧扣落脚点,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切实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
找准党的政治建设的“着力点”,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强党性”服务全覆盖。积极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开展在职党员进村、无职党员设岗定则、党员先锋岗等活动,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形式”润民细无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龙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将“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送到百姓身边。“暖人心”为民解难题。常态化开展“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积极联系群众,架起党群“连心桥”,把为民服务作为党的组织生活“实践课堂”,党员干部围绕农村发展、基层治理、民生工程等方面用心倾听群众意见建议。
瞄准丰富学习载体的“切入点”,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注重“初心”教育。深入挖掘圣庙红色文化资源、优秀乡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传承、党员教育和研学育人“多元融合”的党性教育红色课堂,引导党员通过“沉浸式”体验,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和身份荣誉感。注重“云端”教育。统筹利用“学习强国”APP、“赤荆楚旗帜”微信公众号、“云上通山”网络平台等网络资源,构建“云端”教育矩阵,进一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个体差异限制,为党员碎片式学习提供便利。注重“特色”教育。从“实、严、活”上下功夫,确保“三会一课”常态长效,通过“有滋有味”的主题党日活动、“有声有色”的党员志愿服务、“有形有魄”的学习教育活动,推动理论学习“走新”更“走心”,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既有“党味”、又有“趣味”、更有“情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点”,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队伍建设规范。各村全面摸清、分析研判全村干部队伍情况,建立“两委”干部、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等台账,择优推荐村干部和后备人才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历提升计划,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力量。制度执行严格。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和强化村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同步加强基层党建工作部署,从时间安排、主要内容、环节程序3方面进行明确规范,条分缕析、具体量化,既让支部知道“干什么”,又让支部知道“怎么干”,指导督促各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工作有序开展。吸纳乡土人才。积极探索“党建+乡土人才”模式,吸纳更多有情怀、有想法、有技术的“乡贤”“土专家”“田博士”为基层党组织“聚力赋能”,进一步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潜力的青年农民党员,进一步充实到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中来,切实为基层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内生动力,确保农村党组织有“源头活水”。
(编辑:阮慧林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