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这个生活习惯可能让人变“傻”

睡觉打鼾不仅会影响同住的人,还会影响打鼾者的健康。打鼾被称为阻塞性呼吸暂停,其带来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嗜睡和头痛,但危害可能远非如此单一。在《睡眠前沿》刊登的一篇新论文中,来自多国研究团队的联合研究数据表明,中年或老年男性有阻塞性呼吸暂停,与更早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01、打鼾影响大脑健康

研究共招募了27名35~70岁的男性志愿者,他们被诊断患有轻度至重度的阻塞性呼吸暂停,但他们没有其他的并发症。这也是研究对象较少的原因,因为大多数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都伴有慢性代谢疾病,或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研究中的男性没有抽烟、饮酒的习惯,也不肥胖,这也排除了众多对健康具有不利影响的因素。研究者借助居家监测设备和实验室脑电图对志愿者多个场景下的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呼吸功能、血氧水平、心率和肢体运动等。随后,志愿者被安排参与了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非常明显,患有重度阻塞性呼吸暂停的志愿者在警觉性、执行功能、短期视觉记忆和情绪识别能力上都要低于轻度阻塞性呼吸暂停志愿者,而轻度阻塞性呼吸暂停患者的表现则要弱于健康对照组。

研究者认为,光凭阻塞性呼吸暂停就足以导致认知功能缺陷了,不需要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的影响和加持。这种认知能力下降可能与血液中间歇性氧气浓度降低和过多的二氧化碳有关,这些因素会影响大脑功能,造成神经炎症。

02、打鼾会增加慢性病患病风险

此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打鼾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一项基于开滦研究的分析提示,夜间睡眠时间短和打鼾,均与心衰风险增加有关。与从不或很少打鼾的人相比,偶尔打鼾和频繁打鼾的人发生心衰的风险分别增加32%和24%。

北京阜外医院李卫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都鼾声大作的人,与安静睡觉的人相比,发生心梗的可能性会增加77%。

一项来自美国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还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表明,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人,脑出血风险增加47%。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彤教授、河北唐山开滦总医院吴寿岭教授等利用同煤研究、开滦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经常打鼾的人,更容易出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瘦人尤其要注意。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一项研究称,经常打鼾的人容易发生糖尿病,打鼾且胖的人最危险。研究发现,体重指数和腰围等肥胖指标是经常打鼾的重要危险因素。国人保持健康体重和腰围,可以预防打鼾,进而预防糖尿病。

03、减重、改善睡姿能缓解打鼾

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阻塞性呼吸暂停之外的症状可能并非启动了认知功能退化,但是很可能会延续和恶化已有的认知下降状况,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

那么,打鼾都有哪些表现呢?在巴西心脏病学会上,有学者强调,打鼾和白天嗜睡,是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常见的两个症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也是继发高血压的首要病因。建议有症状者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学者还指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选择。

要想缓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改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减重、改变睡姿等都很重要,比如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

来源: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