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汪金明)4月27日,燕厦乡理畈村一组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3台挖掘机正在杂木林间忙碌穿梭,按照整改标准对图斑进行清表、平整、翻耕。仅一天时间,20余亩土地已全部整改完毕,摇身变成肥田沃土。
而这只是燕厦乡扎实推进耕地流出整改工作的一个缩影。近段时间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燕厦乡牢记耕地保护这个“国之大者”,以“零容忍”的态度、采取“长牙齿”的措施,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全员上阵,齐力耕好整改“责任田”。“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事关燕厦当前和长远的发展,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做好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守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乡党委书记陈东在耕地流出整改工作推进会上强调。自全面铺开整改工作以来,燕厦乡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整改抓在手上,多次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等专题会议,传达上级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精神。同时成立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专班,构建“包片党委牵头、驻村干部督导、村组干部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对照县反馈图斑任务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整改目标,每日通报全乡18个村整改落实情况,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压实到位、整改开展到位。
多措并举,着力吹响政策“宣传曲”。坚持“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全覆盖、无死角讲解耕地保护政策。一方面,定期在“滨湖燕厦”抖音号制作耕地保护小视频,将耕地政策的“硬要求”量化为群众熟悉的“软道理”,并推送至乡贤群、村民群、干部群,真正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用得着、愿配合。另一方面,围绕群众关心的“哪些要改、为啥应改、怎么去改”等问题,通过村村通、宣传单、入户走访、屋场连心会等形式“一对一”“点对点”广泛宣传,既讲明白道理,又说清楚政策,解开村民的思想“疙瘩”,打通村民政策的“盲点”,让保护耕地成为村民行动自觉。
因村制宜,全力答好土地“复耕卷”。“三分整改、七分管护”,及时开展土地翻耕复种、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才是耕地保护的重中之重。燕厦乡在不讲条件、不留余地抓好图斑整改基础上,对达到复耕标准,满足耕种条件的土地,联合乡国土资源所、乡农技站等职能部门逐村逐地核实比对,准确掌握复耕土地情况,并因地制宜制定复耕措施,手把手指导农户利用春耕备耕之势,科学播种玉米、黄豆、芝麻等农作物,快速推进复耕复种,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下一步,燕厦乡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进一步凝聚攻坚合力,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事事牵挂于心、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