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通山】燕厦乡:念好“一二三”字诀 托起乡村振兴梦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周敦德 汪金明)龙游之港,燕栖之厦。燕厦乡地处于碧波荡漾的富水湖畔,坐落在巍峨婉转的幕阜山脉,村庄全部依山傍水而建,出门抬头望山、低头见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还是一个老区乡、库区乡。全乡面积23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1万。近年来,燕厦乡忠实践行“两山”理念,依托山水资源,念好“一二三”字诀,铸就出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

围绕一个核心。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核心要义,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一方面,以村两委班子建设为抓手,坚持能人返乡、后备干部培育、干部学历提升三举并进,全乡村支书平均年龄45.3岁,35岁以下5人,大专以上学历7人;村两委班子大专以上学历22人,高中以上学历51人,村干部年纪更轻、文化更高、思路更清、能力更强。另一方面,做实乡村干部培养管理机制,先后印发《燕厦乡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燕厦乡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同时,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回头看”,调整村“两委”班子成员3名,创新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半年考核评议,乡村干部与乡村振兴事业互融互促,搭起乡村振兴的“戏台子”。

把握两个关键。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在龙头示范、多点开花两个关键点上靶向发力。舞活龙头强支柱。把油茶定位为“一乡一品”主导产业,持续发放200万油茶苗,建成百亩以上规模油茶基地35个(含千亩以上基地3个),油茶面积增至3.8万亩,农户自留山、自留地油茶造园遍地开花。引进浙江安吉白茶在燕厦畅周村落地生根,总投资1亿元,一期已投资5000余万元,流转荒山3000余亩,130个长期工年均收入3万元。每逢采茶旺季,茶园翠叶欲滴,曲折灵动,错落有致,犹如一条条飘落在大地上的绿色“彩带”,托举起乡村振兴和群众的致富梦。多点开花强特色。坚持环湖水果发展思路,出台《燕厦乡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支持湖畔贡菊、北冲黄桃、无花果、马桥板栗、成龙砂梨、新庄水蜜桃、新铺冬桃等特色产业基地多点开花、串联发展,做响燕厦“土特产”品牌,蹚出农民致富道路,拓宽产业振兴渠道。

突出三个重点。农村美不美,既要看“颜值”,更要看“气质”。燕厦乡坚持在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缔造、乡贤能人回流上久久为功,凝聚起打造滨湖康养燕厦的强大合力。环境整治增秀色。健全各村网格化管理人员队伍,以村、组干部为主导,群众广泛参与,构建微网格治理组织架构。去年,爱国卫生运动参与人数达37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519处,清理生产生活垃圾67吨;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富水湖禁捕禁钓管控;开展富水湖蓝藻系统治理,清理排查流域禽畜养殖场26个,规范整治9家,开展蓝藻打捞186次,增殖流放鱼苗3万余尾,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共同缔造育新风。通过引导群众比拼勤快、比拼干净、比拼干事,激励群众参与,广泛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和“好媳妇”评比,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设立积分超市,禁塑、禁烟花,倡导平价彩礼,调动了村湾群众投工投劳、出地让利、捐款捐物参与村庄共建,村湾设施主动共管,乡风焕然一新,群众点头夸赞。在北冲村,乡贤捐资,老板捐物,群众投劳,设立共同缔造资金池,对石木地自然湾进行全面整治,面貌焕然一新;在畅周村,乡贤能人齐聚一堂谋发展,捐款达35余万元;全乡其余各村群众踊跃参与,亮点精彩纷呈。能人返乡添动力。利用燕厦的人脉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实施能人回乡工程,甘港村人间四月天项目老板华建国、南洞村八福康枇杷基地老板李家才、北冲村龙燕湾项目老板陈刚、金坑村楠竹碳汇项目老板李儒活等一批燕厦籍能人纷纷返乡创业。一批善管理、懂经营的成功人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重任千钧惟担当,步履铿锵踏新程。谈及未来,燕厦乡党委书记陈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三个主题年活动要求,紧扣建农旅融合综合体、滨湖康养小镇,打造通山富水明珠的奋斗目标,按照石山光伏、高山油茶、低山苗木、环湖水果、水塘养殖、岛屿旅游的发展思路,继续在做大一片茶、做精一壶油、做活一库水、做强一方石上久久为功,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燕厦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阮百川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