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胡榕)清风细雨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4月19日,通山县中小学音乐“双向预约”式助学支教活动在九宫山镇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送教下乡,促城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
活动中,送课的老师分别来自九宫一小的汪婉老师、通山县实验小学的黄雨涵老师和九宫山镇中心学校焦红婷老师,3位老师以不同的风格汇聚在九宫山镇的课堂,向我们展示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魅力,并从音乐审美的基本原理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要求,精心选择了民族代表性的音乐。
汪婉老师带来的《螃蟹歌》是一首四川童谣,在教学时结合了二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富有想象力,好玩好动模仿能力强,整节课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将无目的的“动”变成有乐律的“动”。通过学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螃蟹歌》,并能感受音乐中的幽默感和乐观态度。
黄雨涵老师准备的《小鹿,小鹿》是一首清新质朴、富有童趣的藏族民歌。歌词生动有趣,旋律简单易唱,符合小孩子的语言特点。全曲轻松活泼的曲调,通俗明了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可爱的小鹿在青山绿水间愉快生活与嬉戏的场景。课堂上黄老师循序渐进,让孩子从打节拍到唱曲到改编歌词,全身心投入到歌曲中,最终让一位孩子扮演小鹿,另一位孩子在后追逐的游戏方式结束了愉快的课堂。
焦红婷老师献上的是《乡间的小路》,用轻松活泼的方式,了解台湾的校园民谣,激发学生心中对生活、祖国的热爱。曲调轻松活泼,表现了孩子对家乡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全曲为单三部曲式,A段包含4个乐句,表现了走在乡间小路悠闲自得的心情,感受乡间傍晚时分优美的景色。B段包含两个乐句,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现了自由豪迈的情怀,以及走在乡间小路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的轻松心情。整曲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乐音袅袅,舞步翩翩,精彩纷呈。课后授课老师说课反思,听课老师分享交流,最后由教研员评课。通过本次活动,更新了音乐教师音乐教育观念,提高城乡音乐教师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实践能力,音乐教师的教育行为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使音乐教学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价值,提升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质量音乐课是心灵的教育,在“双减”的背景下,让音乐走进学生生活并滋养心灵。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