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今年还会“渴”吗?主汛期湖北降水可能会偏少1到3成

这个上了热搜的地方,还记得吗?

去年8月,正值主汛期。因为干旱,长江流域水位异常偏低。位于湖北武汉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主墩正下方的江中心,“浮出”一条石头路——丁字坝。很多人游泳登坝。一些老武汉人表示,往年这条因整治航道而修建的丁字坝只会在冬季露出,在丰水期露出,从未见过!

2022年9月初,鹦鹉洲长江大桥下的丁字坝。

2023年,长江流域湖北段还会像去年那样出现严重旱情吗?

现阶段,长江水位有多高?和去年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未来一段时间,降雨量是偏多还是偏少?

去年浮出水面的丁字坝、鄂州观音阁底座、粤汉铁路遗址等网红地,现在情况怎样?今年汛期,它们将沉浮几何?

对此,长江云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调查。

曾裸露地方,现在情况咋样?

去年汛期,长江流域降雨量、上游来水量都明显偏少,江湖水位持续走低,发生了1961年有完整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

去年8月开始,长江武汉段水位持续下探,跌破15米,历史罕见。长江汉口站历史8月份平均水位为23.45米,8月份历史最低水位出现在1972年8月30日,为16.93米。

2023年4月4日,长江云新闻记者在武汉市鹦鹉洲长江大桥汉阳江滩处起飞无人机,向江中心靠近。无人机来到江中心的桥墩一侧,贴近水面观测,发现原先露出水面的丁字坝已经被江水淹没,但还能隐约看到丁字坝的走势。这和去年8月完全“浮出”水面的情况大不一样。肉眼可见,水位有了明显上升。

上图为2023年4月4日拍摄,下图为去年9月初拍摄。

2023年4月4日拍摄的近景丁字坝被江水浅浅覆盖。

这样的直观感受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4月7日,长江云新闻记者登录湖北省水利厅网站查询了汉口站水位为15.96米,明显高于去年9月1日的14.83米。

湖北省常用水情报表。

随后,长江云新闻记者又来到位于武汉市长江二桥下方武昌江滩的徐家棚火车轮渡旧址纪念园。去年因为长江水位持续走低,在汛期,滩涂上的栈桥和铁轨遗迹露出水面,显露真容。这里曾是长江大桥通车前,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关键节点。现场,记者看到,铁轨遗迹和江水间的距离没有明显变化。

位于武昌江滩的旧址纪念园。

当天下午,长江云新闻记者又驱车来到另一个网红点——长江湖北鄂州段,位于江上的观音阁。这座阁楼建在江中心的礁石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就在去年8月,也是因为干旱,水位偏低,阁楼底座的礁石浮出水面。

现场,记者通过无人机俯视视角贴近阁楼旋转飞行,360度扫视阁楼底座礁石发现,和去年8月末的情况有了明显变化,虽然大部分礁石露出水面,但是一部分礁石已经被江水淹没。

上图为2023年4月4日拍摄,下图为去年9月初拍摄。

4月2日以来的强降雨也让人们感受到,湖北的这个春季,雨水很充沛。

水位上涨、雨水充足,今年主汛期长江会“渴”吗?

近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召开会商会议。根据会商研判,今年汛期(4月至10月),长江流域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旱重于涝;主汛期(6月至8月)长江流域降水偏少,其中,长江上游基本正常,中下游偏少,多雨区主要位于长江上游西南部、两湖水系南部,长江中游干流附近降水明显偏少,中下游干流及以北地区可能发生干旱灾害。

从最近的这次研判,我们了解到,今年,长江流域仍有可能发生干旱灾害。

2023年4月4日长江武汉段。

“可能发生干旱灾害”的研判与记者探访的情况似乎有点不一样。最近持续的强降雨是否意味着,今年湖北不会出现干旱气候?丁字坝还会在主汛期“浮出”水面吗?对此,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

8月,丁字坝还会“浮出”水面?

湖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水情处工程师陈旺介绍,近期,因为持续降雨,长江汉口站水位确实涨了。此时的水位也确实高于去年8月末,丁字坝也因此被江水覆盖。但是,现在的汉口站水位却低于去年4月初的水位。以4月7日为例,今年这一天比去年这一天,水位低了2米多。

去年春季,长江水位还是比较高的,但到了夏季,降水量偏少,晴热高温天气持续,上游来水也大幅减少,最终导致长江流域水位偏低,旱情严重。

陈旺分析说,水位高低变化是一个波动的状态。去年8月,正是长江传统的丰水期,但受极端天气影响,出现“主汛反枯”的异常现象。因此,未来长江流域水位走势还要看雨情变化。

近日,湖北省水利部门和气象、应急等部门进行了密切沟通,陈旺也从中了解到未来一段时间针对湖北的雨情预判。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今年主汛期,预计湖北的降水量可能偏少1到3成,应警惕防范部分地区可能发生干旱灾害。

2023年4月初,长江武汉段。

陈旺表示,今年如果在主汛期出现和去年一样的干旱少雨天气,长江水位可能会再度下降,丁字坝、观音阁底座也会再次“浮出”水面。但是,如果在6月中下旬的梅雨季,降水量增多,也不排除长江水位会快速上涨。风云变幻,作为防汛抗旱部门只能提前谋划,预防在先,才能抗大旱、防大汛。

4月初的大雨,湖北竟然蓄了“6个东湖”!

今年初,湖北省水利部门就早早行动起来,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储备抗旱水源。

湖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汪峰分析说,降水量和上游来水量,决定着长江水位,是高是低。但是,在水位偏低,降水量偏少的年月,人为科学蓄水、调水、用水也极为重要。4月2日以来的强降雨几乎覆盖湖北全境。各级水利部门一方面做好防洪工作,一方面通过各地的水库、湖泊、塘堰蓄水,蓄水量增加了8.3亿立方米(武汉东湖库容量约为1.2亿立方米)。

4月11日8时富水水库水位51.43米,库容 5.924亿立方米。

今年以来,引江济汉工程累计引长江水8238万立方米,补长湖东荆河水量为5502万立方米,补汉江水量为200万立方米。

湖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汪峰。

目前,湖北省开启22座沿江涵闸、478处泵站引水提水,调度480座水库、59个湖泊放水配水,累计调水11.6亿立方米。全省133处大中型灌区开灌,累计供水4.6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360万亩,主要集中在荆州、孝感、黄冈、仙桃、潜江、天门等地。

汪峰进一步介绍,一定要防止旱涝急转。水利部门会同应急、气象等部门始终把无汛当作有汛来备,把小汛当作大汛来防。目前,湖北6921座水库行政、部门、技术、巡查等各类防汛责任人已逐库落实。83处水毁工程已全部修复,12处长江、汉江干流堤防崩岸已落实应急整治方案;26处河道堤防和3处水库大坝明口工程正抓紧施工,计划于4月底完工。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