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成都焕新之路”想到——对通山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云上通山报道:走在成都市区和乡村,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成都——形态更优美、业态更丰富、文态更聚焦、生态更凸显、全龄更友好、年轻人更多了。这完全得益于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国际商务高地,人文宜居成都”的战略部署。中央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我认为通过城市有机更新,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实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关键举措。

近年来,通羊河沿线滨水生态廊道建设中,一河两岸纵深处理在形态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通山市民晨练夜玩的最佳去处。如何进一步打造凤池山、马肚山、桃树山、乐家山、石航山以及光荣院、法院、犀港加油站等至核电路口山体的城市风道,从而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廊空间等等?结合成都调研学习所悟,我谈谈几点想法:

一园引领,“金角银边”同造,提升县城业态颜值。

构建以阮家湾为中心的城区公园体系。重点实施阮家湾中央公园,建成集商业购物、公共停车、运动、健身、应急疏散、城市湿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会客厅。构建以阮家湾中央公园为中心,向县城内河水系、山体公园和专类公园等城市绿楔辐射,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园体系。

推进城区水环境治理。统筹城区石宕河、犀港河、吴田河、洋都小河整治,将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城区水环境治理,打造成具有防洪、治污、生态、休闲、健身功能的滨河景观绿廊。

拓展城区公共空间。充分利用城区空闲地、开敞空间等“金角银边”,优先连通进出城区山体、专类公园通道,分步打造"公园+ 公园"、"公园+山系"的连通工程。改善实验小学、通山一中、迎宾路小学等校园环境和周边交通组织,优化道路功能结构。拓宽创新广场、凤池时代广场、客运站前广场、政府亲民广场等人流活动集中区域的公共空间, 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出行问题。

一山引领,七山同绿,提升县域生态功能。

做优九宫山。以九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理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关系,精准划定开发边界线,落实近期建设安排。完善云中湖和石垅峡周边景点、旅游设施等修缮,以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有序推进九宫山国家公园稳步建设。

推进大幕山、鸡口山、太平山、太阳山、大城山、横档山、沉水山等七大山系连体开发与保护。逐步完善太阳溪、盘龙峡、腾龙河漂流改造,重点开发隐水洞、龙隐山、樱花谷、八仙端、蒲圻岩、北台寺等景区,通过国土绿化,提升七大山系生态涵养功能。

一湖引领,七水同映,提升县域形态形象。

做优富水湖。以富水湖湿地公园示范建设为引领,推进大畈、慈口、洪港、燕厦、九宫山镇乡村文旅项目,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形成“一带、两圈、两集合群”湿地总体布局,建成“碧水、蓝天、青山、绿地”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保持“湿地在城中,城在湿地中”的基底特色。

推进洪港河、宝石河、横石河、山界河、杨芳河、通羊河、黄沙河等七大流域绿色画廊建设。通过七河水系整治,提高县域防洪、排污治污能力,满足生态保育、健身休闲等城市功能需求。有序推进洪港河、宝石河、横石河、山界河、杨芳河、通羊河、黄沙河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留足城镇绿廊空间,构建完整连续的绿楔系统,提升城镇空间品质。

一府引领,七居同旺,提升县域文态内涵。

做优王明璠府第。依托乡村田园综合体运营,以鄂南民居博物馆建造为主体,让王明璠府第文态更聚焦。

推进宝石、长夏畈、周家、大屋沈、下郑、王氏、宋氏等七大古民居文化乡村公园建造。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全域综合国土整治为手段,以七大古民居修缮为途径,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建成一批具有文态内涵的乡村公园。

一带引领,七线同兴,提升县域全态效能。

做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底,以突出鄂南特色内涵和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协同开发幕阜山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国家级幕阜山区全域旅游示范区,联合做强幕阜山区以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业观光园。

推进沿山生态观光线、沿村民俗文化线、沿水特色产业线、沿路休闲旅游线、沿湾美丽乡村示范线、沿河采摘体验线、沿湾农耕生活线等城郊公园打造。坚持区域协同,促进城乡共享发展,通过“通羊—大路—南林工业小镇”、“黄沙—大畈—慈口能源小镇”、“厦铺—闯王—杨芳林生态小镇”、“洪港—燕厦边贸小镇”、“九宫旅游小镇”五大城镇群建设,全面提升县域全态效能。(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副书记 夏红斌)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