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谭虎)阴冷的天气夹杂着绵绵细雨依然挡不住村民感谢朱支书的热情,不舍的锣鼓声,高举着的锦旗,点点滴滴都代表着2654名村民对一心为民好支书的不舍。
满怀期待却也忐忑不安。朱支书是2021年底由乡党委政府下派到碧水村做支书,朱支书说到:“2021年底到村报道之前十分忐忑,虽然参加工作已经近10年了,但从未干过支书。很期待到离群众更近的地方为群众做事,但更多的是紧张和忐忑,害怕当不好这个支书,不能为群众做实事。”
兢兢业业信奉一心为民。正式报到之前朱支书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群众怎么盼,我就怎么干。一年半的时间朱支书真正用行动证明自己真的做到了,2654名村民都认识这位帅气的支书,726户人家朱支书用半年时间户户走到,13个村民小组每周见面听建议筹办法,57位党员每月上门看望,67户困难群体实时联系走到一户必上门看一看问一问等等,一双双磨坏的鞋底就是朱支书一心为民的最好证明。开办服装厂为村里带来了23个就业岗位,引进270亩油菜给村民带来了真实收入,开发30多亩梨园基地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组织文艺活动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朱支书用心用情的真实写照。谋划引进光伏产业,计划扩大服装厂,规划发展连片的油菜示范片,打算组织更多的文艺活动等等都是朱支书为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更幸福的详细盘算。
依依不舍只能含泪告别。村民谭崇然说:“真的很不舍朱支书离开碧水村,一年半的时间让村庄焕然一新,给村里带来了很多的希望,我们也都有了盼头,很感谢朱支书为村里做的一切更希望朱支书能常回家看看。”朱支书眼角的泪花已经快夺眶而出,村民紧抓着朱支书的手迟迟不肯松,送别的锣鼓声舍不得半刻停歇,群众不舍事事为民的支书,支书不舍全村熟悉的老老少少,天空也不舍的流起了眼泪。
分别常有,只是真情深处最是感人。祝愿朱支书在新的的岗位能够大放异彩,也希望碧水村带着朱支书的不舍和期望越来越好。
(编辑:阮慧林 二审:程思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