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记性好像变差了,刚吃过饭就会忘记”、“老人总是反复询问一件事情”、“我爸最近脾气暴躁、不修边幅,有时还随地小便”、“家里老人最近喜欢捡垃圾,囤积杂物,或者反复购物”……这些抱怨,年轻人可能经常听到。家里老人是不是“老糊涂”了?其实,他们可能真的病了。
老年性痴呆也称阿尔茨海默病,占所有痴呆的60%~80%。阿尔茨海默病是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随着患者年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
作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阿尔茨海默病因为没有有效治疗手段,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成为各国人民不得不面对的紧迫问题。
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总人口的13.5%。而65岁以后是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发期。可见,中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意义远大于治疗本身。
《柳叶刀》曾报道,通过改变12个风险因素,可预防近40%的痴呆症。其中包括: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头部外伤等。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前15~20年,患者脑内就会出现病理变化,如果能在痴呆前或者更早时期对风险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效果将事半功倍。
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不动、生物钟紊乱、吸烟、饮酒等)和饮食结构(高油脂、高糖分、肥甘厚腻等)有可能导致代谢综合征出现,表现为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高血糖等代谢紊乱,而腹部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其核心表现。代谢综合征是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中医药对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具有独特治疗优势。
中医认为,代谢综合征是由于人们过量饮食且伴有工作节奏过快,情志不畅,运动减少等情况,从而导致水谷精微输布失常,形成痰浊瘀血积聚,常常表现为痰湿症及郁症。
痰湿症以头重身困、脘痞胸闷、怠惰乏力、口干纳呆、苔腻脉濡为临床特征。人看起来面色不透、晦暗以及皮肤油垢,形体偏胖,头晕伴有包裹感,口黏,睡觉流口水,打鼾重;大便黏腻,男性可见阴囊潮湿,女性黄白带等,也可出现低热绵绵。郁症则表现为精神不振、两胁胀满、胸脘痞闷,常叹息等。中医通过流畅气机、通调水道、化湿降浊等,可见显著疗效。
另外中医认为肾与人体生、长、壮、老息息相关。人在50岁左右,是身体由盛转衰的节点。通过调节肾阴、肾阳功能,使人们阴阳平衡,延缓衰老,恢复原动力,从而预防痴呆发生。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对待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老年慢性病,完全可以中西医并举,这必将极大减少老人患病风险,造福更多百姓。
作者:张伟,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认知与痴呆学组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