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村级“三资”强监管

○通讯员 王能朗 许秀萍

通山县九宫山镇为确保村级资源、资产、资金不流失,该镇在探索总结出村级财务“双代管”模式的基础上,采取新举措,成立“三资”监管中心,将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统一由镇代理监管。

为了把“三资”中心规范建设好,九宫山镇从三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规范阵地建设。该镇投资5万元,新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中心,内设会计核算中心、招投办、档案室和接待室;设立中心服务大厅,配备大型电子显示屏、电脑等设施,确保资料台账、电脑信息联网。二是规范制度管理。该镇针对过去村级收支无预算,集体固定资产流失等情况,制订了财务预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等18项制度,“三资”管理达到“三定五有”,即村定报账员、镇定报账时间、全镇统一定报账时间和程序,收支有预算决算、处理有流程、入账有规定、审核有标准、管理有制度。三是规范操作流程。即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理流程,民主决策“四议公开”流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流程。在监管过程中,该镇“三资”中心每月定期到村核查“三资”运行情况,汇总“三资”使用情况,出具各村书面汇总明细表,在镇村务公开栏公布“三资”动态。

现在,村民对村里“三资”情况管理如有疑问,可随时到镇“三资”监管中心,通过电子显示屏或电脑查询,及时了解算有权监督村里“三资”运营情况。该镇党委书记朱镭说:“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有效防止了村干部处置‘三资’时‘有利可图、有空可钻’现象发生,从而‘理’顺了干群关系,‘管’出了廉政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