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管会:勘界立标保资源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雪雁鸣 李高良)今年以来,湖北咸宁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大力加强勘界立标、依法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年初,省林业局在九管会召开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项目评审会,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查验。


有关专家首先进行了现场核查,然后认真审阅了相关资料,听取了勘界立标的工作汇报,认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符合《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GB/T 39740 -2020)要求,工作流程清晰,目标明确,成果达标,同意项目评审通过。

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因历史原因,存在着边界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

九管会全面完成各类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区界线确认、立标和数据库建设,着力解决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历史问题,形成相关各方认可、准确清晰的边界,推动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完成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并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的目标。坚持依法依规的原则。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规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然保护地的范围、面积和边界,增强自然保护界线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定性。

九管会始终坚持科学规范的原则,采用现代技术和先进方法,科学确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功能分区,精确标定自然保护地界线,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的真实性、完整性和适度性。严格按照管理权限和属地管理的要求,协同推进自然保护地勒界立标工作。

本次勘界立标一是对照国家公布的范围科学勘测了矢量数据,二是广泛与村组协商将界线落实到山头地块,三是采用花岗岩材料制作界碑32座、界桩128块,并精确安装在自然保护区外围拐点,增强了当地居民保护意识,对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和自然遗迹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阮百川(见习)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