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刘小平)为深化人才强县工程,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大学生留(回)通山工作的意愿,1月11日上午,中共通山县委人才办、共青团通山县委开展了2023年大学生“青年人才家乡行”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暨就业观摩活动,县委组织部,团县委负责人员以及54名“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观看了《南鄂明珠 开放通山》招商宣传片,大学生们全方位感受了家乡的巨大变化,资源优势,未来发展规划,了解了通山“打造国家新型能源之都、国家全域旅游强县、建设现代化秀美新通山”的目标。
接着“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学生代表分享了家乡的变化,并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从交通、教育、医疗、旅游、商业、红色宣传、生态文明等方面表达了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强烈情感。他们真挚而饱含深情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一部分同学表示对家乡的了解还不够,动情时几度哽咽,这份乡愁寄托着多少学子的拳拳家乡情,让他们在今后都会以家乡为傲。
三峡大学的徐凤娇:我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对于家乡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发展中心正在逐步扩大,向开发区那边慢慢发展,居民楼、工程都在逐一进行;二是设施方面,就像刚刚大家说的一中门口的步云桥,还有一中内部礼堂道路的翻修等等,这些设施的修建就证明了政府对于教育这一块儿的重视,努力为通山的学子们打造好的学习出行环境;三是交通,外出读大学这半年,回来看见的就是交通变化方面最大,路变宽了,交通标识也变多了,以及人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增强了;四是企业商业的发展,今天参观的星火原企业说实话很震撼我,原来在我看不见的地方,通山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希望多年以后,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家乡生活越来越好,家乡养人,人也养家乡!
武汉科技大学的徐冰冰:我谈的是城镇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小时候住在乡村,那时候乡村发展落后,基本没有便利店、超市等满足人们购物需求的地方。每次购物都需要等近半小时的车来县城市中心购物,交通不发达。现在直接有公交车连接乡镇与农村,且乡村已经发展了多家便利店,人们购物、出行都相对便利了许多消费水平提高了。经济也随着消费的带动发展迅猛。
长江大学医学部周巧:在我看来通山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基层医疗服务的逐渐完善。从18年起,基层医疗诊所逐渐深入乡村。基层医疗服务通过政府经济扶持, 人才培养计划,更好的解决了农村老人的就医问题,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医。在这波疫情浪潮中,乡村医生发挥其重要作用,不少老人在奥密克戎高发时期接受了乡村医生的上门诊疗服务,解决了医院的医疗挤兑问题。这是政府经济的增长真正惠于民的表现。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通山县近几年基础医疗服务事业的发展。
汉江师范学院夏欣:我住在石门村,政府大力发展通山的旅游业,开发石门水库,旅游景点,果园种植。石门的旅游设施如今都办得非常好,也修了一条通往县城、咸宁的公路,路面扩宽,也减少了过年堵车的几率,感谢政府的大力扶持。另一个令我感触很深的是前年通山修建了一所实验高中,还有一些学校的建立,有利于不同资质的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发现自己的价值,而政府的这种举动,大大促进了通山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峡大学的程芳芳:我看到通山近些年的变化是思想引领的宣传力度加大了,在站牌等处会有红色的宣传标语,这不仅有利于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有利于加深人们对党的工作的认识。此外,近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核酸、疫苗等工作有序进行,即便民也利民,反应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也是通山得到发展的体现。
长江大学医学部贺祖启:教育方面,通山这五年发展以来高中学校从我毕业时的渺渺几所发展为现在的百花齐放,这不仅是教育水平的提升,也让更多的年轻人有了入学的希望。但也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匹配的现象。文化层面,文体中心的建成为通山文体活动以及重大会议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基础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通山经过多年的排污治理,在通羊河月亮湾段及老城段的生态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水更清了,生态也更好了,最后我们通山青年,应尽自己能力为家乡做更多的贡献,生在通山的青年,应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为通山县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徐立帅肯定了广大青年学子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精神,接着他从通山的悠久历史、杰出人才、资源禀赋、发展规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乡的变化,并对学子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正气正派,争当胸怀家国的有志青年,争做家乡的形象代言人;二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三要不负韶华珍惜学习的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家乡争光。
会前,大学生一行还参观了星火原实业有限公司,在行政经理霍春霞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车间,在星火原实业有限公司,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创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介绍。
下一步,团县委将继续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大学生“青年人才家乡行”活动,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助力家乡建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编辑:葛素文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