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听到一个名词——“白肺”。它在不经意间火出了圈,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人群中也在口口相传。
说起“白肺”,它其实只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表达,而临床上,可能引起“白肺”现象的情况很多,包括肺部感染、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炎症、肺肿瘤、肺不张、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是ALI/ARDS的一个常见原因)、胸腔积液、药物性肺损伤、职业性肺病等。“白肺”往往意味着病变较为严重,发展迅速,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说了这么些,那到底“白肺”所指何意?其会带来哪些不良症状?我们又该如何治疗与预防?此外,对于可能引发“白肺”的病症(我们这里重点介绍临床常见危急重症ALI/ARDS),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诊疗?接下来,《医学新视点》带您一起进一步了解一下。
“白肺”——预示严重的肺炎表现
“白肺”是医学影像学上对肺部疾病表现的描述,指患者在胸部X线或CT检查下、本来正常时肺组织表现为“黑色”的部分变白了。“白肺”一般预示着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由于肺脏与支气管、气管相通,因而肺部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等)。肺组织发生感染就会产生炎症,此时肺组织密度增高,严重肺部感染蔓延至整个一侧甚至两侧的肺组织,就会表现为“白肺”。
一、“白肺”的症状表现
“白肺”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很严重。“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低,临床上最常表现的就是缺氧,此外,患者会感觉胸闷气短、呼吸不畅、乏力,还会伴随咳嗽、咳痰、发烧、食欲下降等,若病情没有控制好,进一步会发展为呼吸衰竭,会出现昏迷等严重症状。
二、如何治疗与预防“白肺”?
对于所有可能引起“白肺”现象的治疗,关键在于寻找病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
患者首先应该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其次,由于引起“白肺”原因较多,要明确病因,若确定是感染,还应该明确是细菌还是病毒或真菌、结核感染。
然后,在治疗方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气道管理、呼吸支持治疗、营养支持及护理治疗,这些管理方式同样重要。对于因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临床上可以采用吸氧,使用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等治疗。
对于“白肺”的预防,我们可以做的是:增强体质,远离传染源、烟草及雾霾,重视体检,保护肺功能。
ALI/ARDS影像学征象为“白肺”
ALI/ARDS是属于同一病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其影像学上的表现为“白肺”。
1. ALI
ALI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造成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ALI现被归类为中度或轻度ARDS。ALI的死亡率高达40%。ALI 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被认为与炎症激活、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机制相关。
2. ARDS
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其病死率超过40%。ARDS是一种以肺泡毛细血管急性弥漫性炎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肺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致密影,伴随增多的生理性无效腔和较低的肺顺应性。2012年,柏林标准提出,ARDS按低氧严重程度分为3类:
轻度:200 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气氧浓度(FiO2)≤300 mmHg;
中度:100 mmHg<pao2 fio2≤200="" mmhg;<="" p="">
重度:PaO2/FiO2≤100 mmHg。
一、ALI/ARDS危险因素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ALI/ARDS,主要包括:
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等;
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感染,严重的非胸部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二、ALI/ARDS的治疗
对于ALI/ARDS的治疗,临床上主要有积极治疗原发病、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液体通气、体外膜氧合技术)、液体管理、药物治疗等。
1. 原发病治疗
严重感染者有25%~50%会发生ALI/ARDS,而且在感染、创伤等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中,肺往往也是最早发生衰竭的器官。控制原发病,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是预防和治疗ALI/ARDS的必要措施。
2. 呼吸支持治疗
1) 氧疗
氧疗是纠正ALI/ARDS患者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ALI/ARDS患者进行氧疗,目的是改善低氧血症,使PaO2达到60 mmHg~80 mmHg。可根据低氧血症改善的程度和治疗反应调整氧疗方式。
2) 无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可以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引起的并发症。
预计病情能够短期缓解的早期ALI/ARDS患者,可考虑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对于合并免疫功能低下的ALI/ARDS患者,早期可首先试用无创机械通气。
此外,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ALI/ARDS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治疗反应。神志不清、休克、气道自洁能力障碍的ALI/ARDS患者不宜应用无创机械通气。
3) 有创机械通气
患者经高浓度吸氧仍不能改善低氧血症时,应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一般认为,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能更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并能有效改善全身缺氧,防止肺外器官功能损害。
对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平台压不应超过30 cmH2O~35 cmH2O。
如行机械通气后氧合继续不改善,在循环稳定的基础上,可尝试肺复张。
对于中重度ARDS患者(PaO2/FiO2<150 mmHg)建议行俯卧位通气,每天持续12 h以上,注意需间隔固定时间移动患者体位,避免压疮。
4) 液体通气
部分液体通气能改善ALI/ARDS患者气体交换,增加肺顺应性,可作为严重ARDS患者常规机械通气无效时的一种选择。
5) 体外膜氧合技术
建立体外循环后可减轻肺负担,有利于肺功能恢复。对于俯卧位通气仍无法改善低氧的ARDS患者,可考虑进行体外膜氧合治疗。体外膜氧合治疗可看成是机械通气治疗的延伸。
3. 液体管理
高通透性肺水肿是ALI/ARDS的病理生理特征,肺水肿的程度与ALI/ARDS的预后呈正相关,因此,通过积极的液体管理,改善ALI/ARDS患者的肺水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应实施限制性的液体管理,有助于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和肺损伤。
存在低蛋白血症的ARDS患者,可通过补充白蛋白等胶体溶液和应用利尿剂,有助于实现液体负平衡,并改善氧合。
4.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失控性炎症反应是ALI/ARD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研究证实,小剂量糖皮质激素(1 mg/kg/d~2 mg/kg/d)可改善ALI/ARDS患者的氧合,但无法降低死亡率。因此,不推荐该类患者常规使用激素,仅在氧合无法维持,或合并休克时,可考虑小剂量激素治疗。
2) 前列腺素El
前列腺素El(PGE1)不仅是血管活性药物,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当ALI/ARDS患者低氧血症难以纠正时,可以考虑吸入PGE1治疗。
3) 重组人活化蛋白C
重组人活化蛋白C具有抗血栓、抗炎和纤溶特性,已被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在严重感染导致的重度ARDS患者,若没有禁忌证,可考虑应用重组人活化蛋白C。不过该类疗法价格高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
来源:健康榨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