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发挥救治主阵地作用县人民医院保障患者“应收尽收”


  通讯员明洁、徐涵报道:随着优化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县人民医院成为承受通山第一波新冠感染冲击的最前沿主阵地。为最大限度保证对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该县人民医院全院一盘棋,各个科室全面放开,畅通就医渠道,整合床位资源,全力以赴提升救治能力。

  从12月初开始,病人激增,冲锋在一线的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感染率近100%,但为了保证患者的就医需求,各科室在医护感染严重减员的情况下,所有在岗的医护人员没有推诿叫难,只有坚守担当。他们带病超负荷工作,忙碌在各个岗位上。而这些忙碌的身影当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武敏更是忙得脚不着地。

  在同事眼里的铁人也是肉体凡胎,也会受病痛折磨,但是为了振奋医护人员的精神,徐武敏在人前永远都是精神百倍,工作热情高涨。

  1月4日上午,在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走廊上,坐满了正在输液和等待输液的病人,医生和护士忙碌地穿梭在走廊和病室间,护士站的呼叫器不时传来病床呼叫声,整个科室紧张而忙碌,护士长熊娟正忙着给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熊娟介绍,科室现有床位50张,病人100个,医护人员16名,有几名同事休产假,所以在岗医护人员仅13人。这意味着一个人就要照护8个病人,而且还是带病上岗,其艰难可想而知。“我们克服身体不适,坚守岗位,照顾病人一值没有休息。徐武敏主任更是经常在各个科室穿梭进行会诊,十分辛苦。”

  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蔡檬说,整个医院以呼吸科为主,全部收新冠病毒感染者,我们呼吸科承担全院会诊,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接到几十个电话,跑会诊的科室一天跑个几十趟。我们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担子最重,但我们都团结一心、攻坚克难。

  在救治一线,白衣天使们用实际行动在诠释着一个“守护者”的使命与担当,讲述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目前医护工作者已经全部康复返岗,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全细海表示,目前,新冠病毒防控工作进入了“由防向治”转变的新阶段。

  面对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激增,特别是新冠感染急危重症患者增多的形势下,如何确保重症患者得到最快最好救治,县人民医院迅速调整全盘工作,整合全院医疗资源向一线救治倾斜,各个科室全面放开,全院病房打通,人员物资打通,畅通就医渠道最大限度“应收尽收”。同时不断调配和重组现有的医疗资源,合并病区、增加床位、扩容重症监护病房,其他科室一同配合对重症患者进行疏解、接收、救治,确保重症患者“应治尽治”。

  全细海说,医院的编制床位是800张,现在收治的病人1060人,仅应对需要日常性救治的病人,都已经床位紧张了。所以,我们建议能够达到出院标准的病人,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出院或者带药回家治疗,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同时每一个人都要注意个人的防护,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勤消毒、多饮水、多正常饮食,多正常活动,这是有必要的,如果感染,就近寻医问药,重症及时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