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通山】县人民医院第十六期特别节目(总63期)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小知识——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心刘亚萍医生访谈录


主持人:

让健康知识进一步深入人心,让健康行为成为市民的生活日常。亲爱的观众朋友、听众朋友、还有亲爱的云友们大家好,这里是FM99.3兆赫“通山之声”为您推出的健康养生访谈栏目《健康通山》,我是主持人邓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长时间席卷全球,让我们见识到了传染病的威力。因此,为了我们能健康、快乐自由的生活,就必须认知和了解这些会影响我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掌握防范措施和方法,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去预防它,不让它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威胁我们生命健康。今天我们特邀请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刘亚萍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给我们重点聊一聊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

主持人:

刘医生您好,欢迎您!

刘医生: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听众朋友,还有亲爱的云友们 大家好!

主持人:

刘医生是通山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硕士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发热,肺结核,各种呼吸道类疾病。

主持人:

我们的原微生物都是通过呼吸来维持生命,那我们的呼吸道会因为吸入空气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刘医生请您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吧。

刘医生:

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侵入易感人群,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其他人群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所谓的易感人群指的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体,主要有儿童、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有慢性基础疾病、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

主持人:

冬春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常见的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等,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症状和表现特征呢?请刘医生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医生: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初2-3天的传染性最强。病毒主要以打喷嚏、咳嗽或随说话带出的飞沫进行传播。单纯型流感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少数有鼻塞、流涕、咽痛和干咳;胃肠型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差等症状为主;肺炎型表现为高热、气急发绀、咳血、极度疲乏;中毒型可出现心肌损害、休克、等严重表现。

2.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器官,主要在肺部。具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结核杆菌会悬浮在飞沫核中,当被人吸入后就可能引起感染。发病潜伏期4-8周,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抵抗力和结核杆菌的毒力。肺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周以上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以及发热、盗汗、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

3.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口、咽、鼻、眼结膜分泌物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沫经口、咽、鼻部或眼结膜侵入易感者造成感染,人群普遍易感。麻疹发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体温达39℃以上)、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为主要特征,比较好辨别。麻疹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

4.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被健康人吸入或接触后而感染。一般人感染了腮腺炎病毒2-3周后,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厌食、头痛等早期症状,一两天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39℃以上,腮腺的高度肿大一般持续4-5天,以后逐渐减退,整个过程1-2周。

5.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幼儿和儿童。病人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均具有传染性。临床主要以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有一定疗效,皮肤瘙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擦,疱疹破裂后可涂抗生素软膏。

主持人:

针对以上呼吸道传染病有什么好的预防和诊疗措施?如果症状较轻微人们如何自行应对呢?

刘医生:

1.流行性感冒:就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 h之内应用能抑制病毒释放,减少病毒传播,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肺结核:连续两周以上咳嗽、咳痰,咯血或痰中带血,以及发热、盗汗、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等。若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到结核专科就诊。完善PPD试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胸部CT等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肺结核,并及时至结核专科就诊。

3、麻疹:(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应隔离至患者体温正常或出疹后5天(2)增强免疫力,未患过麻疹的儿童和成人均可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体弱、年幼、妊娠者接触麻疹患者后,应在5天内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可预防发病(3)注意口腔、鼻、眼保持清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4.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行季节注射麻腮风(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提高免疫力。

5.水痘: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应全部疹退疱疹结痂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疫苗。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主持人:

据说防控传染病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就是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那具体的来说,我们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预防呢?

刘医生:

1.戴口罩:通过建立物理阻隔,切断病毒传播,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建议市民朋友前往各类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时都应根据需要佩戴合适的口罩。

2.勤洗手:手是日常生活中最使用最多的、也是最脏的一个部位,如果不注意洗手,各种细菌病毒都会随着我们的手被带被带入人体,甚至带到各处形成传播。勤洗手是预防各类传染病非常重要的一个卫生习惯。每次洗手至少搓揉15秒。如果手上没有明显的脏污,或在外出不方便洗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或手消毒剂。

3.常通风:空气流通可减少和稀释室内细菌病毒的含量,降低感染机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注意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左右,开窗通风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4.巧遮挡: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呼吸道疾病患者打喷嚏、咳嗽时产生的飞沫携带着大量的细菌病毒,一旦被健康人吸入,就会被感染。因此不论是哪种呼吸道疾病,哪怕是一个感冒,打喷嚏或咳嗽时,我们都应该用纸巾或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避免将飞沫传给他人,或喷溅到有关物品上,被他人触摸形成传染。使用过后的纸巾要扔进有盖的垃圾筒里,手帕和衣物要及时清洗消毒。

5.讲卫生: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做好其他个人卫生,如对书本、文具、手机、钥匙、眼镜、课桌等一些经常使用的个人物品要定期清洗或消毒,保持所使用的物品清洁,一般可以用酒精进行擦拭。勤洗澡、洗衣物,定期理发、修剪指甲等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主持人:

好的,感谢刘医生的介绍,做好传染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我们共同责任。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讲卫生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意识,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生活。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刘医生:

再见!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